一
太陽下山了,
伸手都能摸得到;
太陽下山的時(shí)候,
映紅了楊柳樹梢。
烏鴉呱呱叫,
飛向林間的窩巢;
喜鵲找了一天食,
回到溫暖的家來了。
二
月亮剛升起,
伸手都能摸得到;
月亮升起的時(shí)候,
映照著村邊的小道。
羊兒咩咩叫,
走回羊圈邊來了;
牛兒耕了一天地,
回到溫暖的家來了。
三
炊煙房上飄,
伸手都能摸得到;
炊煙房上飄的時(shí)候,
圍繞著那屋頂繚繞。
看那炊煙飄,
人們回村落來了,
在外面勞動(dòng)的人,
回到溫暖的家來了。
四
啊!天黑了,
烏鴉喜鵲歸巢。
啊!天黑了,
牛羊回圈來了。
啊!天黑了,
人們回家來了。
啊!天黑了!
天黑了,天黑了……
——《中國歌謠選》第一集
與其說這是歌謠,不如說是圖畫,畫意很濃,意境雋永。畫的是三幅晚歸圖。
第一幅:鴉雀歸巢圖。根據(jù)詩歌所寫的內(nèi)容,足以引起我們豐富的想象。太陽沿著天邊、沿著山崗,依依不舍地漸漸下落。它那樣大,那樣近,似乎伸手都能觸摸得到。開頭兩句交代時(shí)間和作者的立足點(diǎn),描述高處看夕陽產(chǎn)生的錯(cuò)覺。三、四句暗示季節(jié),點(diǎn)染景色。落山的太陽,紅光普照,映紅了山,映紅了水,映紅了楊柳樹梢。春光融融,垂柳裊裊。溫暖、柔和、艷麗、安寧,整個(gè)山野都沉浸在明媚的春色里。以上寫的是靜物。
下面寫動(dòng)物。烏鴉、喜鵲覓了一天的食物,高高興興地唱著歌飛回自己溫暖的巢里來?xiàng)⒘恕T谝黄澎o中,呱呱喳喳的鳥叫聲,平添了無限生機(jī)。這兒沒有驚擾、沒有爭斗,是一個(gè)僻靜、空曠、美麗的山村。
第二幅:牛羊歸圈圖。
時(shí)間是月亮剛升起的傍晚。清幽幽的月光靜靜地灑向山崗和樹林,房屋隱藏在綠蔭里看不分明,一條小路卻像白色的帶子一樣清晰地環(huán)繞著村落。這是靜景。動(dòng)景呢?
羊兒叫著,白色的羊群像白色的云朵從山頭,從草地,向著羊圈奔涌過來了;牛兒慢吞吞地踱著方步,它太累了,耕了一天的地,正向牛棚里走來;它可以吃幾把鮮嫩的草,美美地睡一覺。人兒呢?在羊和牛的后邊揮著鞭,掮著犁,姍姍而行,也許嘴里還隨心所欲地哼著那帶有幾分野性的山歌?未露面的人,是隱藏在字句后面的,作者未明寫,讓讀者去體會(huì),這正是本篇筆墨簡潔、含蓄蘊(yùn)藉之處。
第三幅:農(nóng)夫歸家圖。
鳥回了,羊回了,?;亓耍艘不亓恕6蓟氐綔嘏募襾砹?。在外耕田種地的人什么時(shí)候回到家,只要看那屋頂上的炊煙就知道。作者只寫了屋頂上繚繞的炊煙,屋頂之下、屋子里外的人們?nèi)绾螣垺⒆霾耍┡?、圈羊,喂豬、喚雞的情景,全讓讀者自己去想象……屋內(nèi)屋外該是一片忙碌,一片溫馨呢!
以上三幅圖畫分別為三層。以時(shí)間為線索,按照“太陽下山了”、“月亮剛升起”、“炊煙房上飄”的時(shí)間順序,逐層描述,一線貫穿,把三層內(nèi)容連成一體。
最后一層是前三層的綜合和歸結(jié)。這一層幾乎全用的反復(fù)、排比手法,除“歸巢”、“回圈來了”、“回家來了”語意相同、字句略有變化外,其余四個(gè)“啊”、六個(gè)“天黑了”,字句全部一樣。排比手法,使句式整齊劃一,語調(diào)鏗鏘。一切都回來了,給人一種安全感,同時(shí)渲染一種農(nóng)家生活紛雜和歡樂的氣氛?!鞍 弊直磉_(dá)農(nóng)民對這種安逸的小農(nóng)生活的贊嘆,仿佛他們在一一地?cái)?shù)著該回來的人畜,直到全部回來才放心。 “天黑了”三字多次反復(fù),突出了題意。最后還接連反復(fù)三次,并加上省略號(hào),表示時(shí)間漸漸推移,天越來越晚,直到更深人靜,一一按時(shí)入睡。這種反復(fù),像哼催眠曲一樣,越到后來,聲音越微弱。那省略號(hào)暗示我們的,是農(nóng)民獲豐收、做米糕、釀甜酒的美好夢境吧。
上一篇:《鵲踏枝》原文|賞析
下一篇:《三元里民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