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一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十七為君婦,心中??啾?。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br>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共事二三年,始爾未為久,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阿母謂府吏:“何乃太區(qū)區(qū)!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备糸L跪告,伏惟啟阿母: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取?!卑⒛傅寐勚?,捶床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暫還家,吾今且報府。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毙聥D謂府吏: “勿復(fù)重紛紜!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物物各自異,種種在其中。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遺施,于今無會因。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br>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妝。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背鲩T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 “感君區(qū)區(qū)懷。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迸e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阿母大拊掌: “不圖子自歸!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蘭芝慚阿母: “兒實無罪過?!卑⒛复蟊?。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卑⒛钢^阿女: “汝可去應(yīng)之。”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結(jié)誓不別離。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卑⒛赴酌饺耍?“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豈合令郎君?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br>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痹啤坝械谖謇桑瑡梢菸从谢?。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敝闭f“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卑⒛钢x媒人: “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舉言謂阿妹: “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謝家事夫婿,中道還兄門。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雖與府吏要,渠會永無緣。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br>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還部白府君: “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备寐勚?,心中大歡喜。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 “良吉三十日,今巳二十七,卿可去成婚?!苯徽Z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青雀白鵠舫, 四角龍子幡,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躑躅青驄馬,流蘇金鏤鞍。赍錢三百萬,皆不作絲穿。雜彩三百匹,交廣市鮭珍。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卑⑴瑹o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移我琉璃榻,出置前窗下。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晻晻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 “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备糁^新婦: “賀卿得高遷。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毙聥D謂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眻?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霜結(jié)庭蘭。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卑⒛傅寐勚?,零淚應(yīng)聲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备粼侔葸€,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睌埲姑摻z履,舉身赴清池。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徘徊庭樹下, 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中有雙飛鳥, 自名為鴛鴦,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南朝陳·徐陵《玉臺新詠》
此詩最早見于南朝陳徐陵編的《玉臺新詠》,題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亦收入該詩,屬《雜曲歌辭》,題為《焦仲卿妻》?,F(xiàn)代選本多取首句,稱作《孔雀東南飛》,其寫作年代,從詩前的小序可知是在漢末。至于詩中雜有漢以后風(fēng)俗習(xí)慣的描寫,則是在流傳過程中后人修飾時所加。
這首詩寫封建禮教迫害下一對青年男女殉情而死的婚姻悲劇,以匠心獨運的結(jié)構(gòu)安排,生動飽滿的人物形象,活潑流暢的詩歌語言,鮮明濃郁的民歌色彩見長,是我國古代敘事詩中的杰作,漢代樂府民歌的高峰,對后代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雀東南飛》長達三百五十多句,共計一千七百多字,被明代王世貞稱為“長詩之圣”(《藝苑卮言》)。它篇幅雖長,但由于以追求婚姻自主的青年男女和封建家長的沖突作為中心線索,把一些人物、事件、矛盾貫串起來,所以毫無散漫不紀之弊,而是顯得結(jié)構(gòu)縝密,層次井然。全詩可分四段。第一段寫劉蘭芝在婆婆的虐待凌辱下,被迫與丈夫焦仲卿離異,這是劉、焦與封建家長斗爭的第一個回合,是全詩沖突的開始,劉、焦二人重新團聚的希望之火還沒有熄滅。第二段寫蘭芝回娘家后受到兄長的粗暴對待,被逼答應(yīng)改嫁,這是劉、焦與封建家長斗爭的第二個回合,矛盾沖突進一步激化,二人團聚的希望徹底破滅,蘭芝已后無退路。第三段敘寫劉、焦二人以死相抗?fàn)?,這一對青年男女被封建禮教所吞噬,而封建家長的罪惡企圖也沒有得逞,是矛盾沖突的高潮和結(jié)束。第四段寫劉、焦二人死后的精魂化為鴛鴦,這是矛盾沖突的余波和悲劇結(jié)局在理想境界中的升華。全詩層層遞進,銜接緊湊。它還注意前后的密切聯(lián)系,如蘭芝“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的敘說和后面劉兄威逼蘭芝改嫁的表現(xiàn),劉、焦二人

這詩塑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鮮明生動,無論是倔強堅定,冷靜沉著的劉蘭芝,同樣勇于反抗,忠于愛情,但顯得有點軟弱的焦仲卿,蠻橫專斷的焦母,勢利鄙俗的劉兄,都寫得栩栩如生。其所以能達到這點,主要運用了兩種手段:一是善于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人物自己的行動,來刻劃藝術(shù)形象。蘭芝面對焦母的百般虐待和無理遣逐,不是逆來順受,委曲求全,而是主動求去,嚴妝辭別;回娘家后遭到阿兄要她改嫁的威逼,不屑哀求,也不屑爭辯,而是佯裝允婚,暗下死志,都表現(xiàn)出她強烈的反抗性。蘭芝和仲卿分別前,留下自己心愛的舊物作紀念;道口相送時,借磐石蒲葦?shù)谋扔鞅砻餍嫩E,又顯示她執(zhí)著于誠摯的愛情。仲卿對焦母的頂撞, “終老不復(fù)取”的申言,對蘭芝佯允改嫁的誤解,直到后來“自掛東南枝”,表明他同樣不滿封建專制勢力和篤于愛情。而他的一籌莫展,屈從母命,以及殉情前因顧念“令母在后單”而“徘徊庭樹下”,則細致地寫出了他性格中軟弱的一面。二是運用富于個性化的對話,突現(xiàn)人物性格。該詩正如陳祚明所說:“歷述十許人口中語,各各肖其聲情,神化之筆也?!?《采菽堂古詩》)蘭芝的語言婉轉(zhuǎn)深沉,柔中見剛,如她與阿兄的對話,突然允婚,看似無理,實則合情,這是她俯首沉思認清了悲劇命運不可逆轉(zhuǎn)后作出的決定,表面順從而暗下死志,以爭取與仲卿見最后一面,為殉情作準備,其機警堅定的性格由這樣的對話得到了精細的表現(xiàn)。焦母“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的說話,活畫出她專橫暴虐的面目;劉兄“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的話語,傳神地展現(xiàn)了他趨炎附勢的市儈嘴臉,這些也都是由個性化的對話刻劃人物的成功例子。
此詩的語言樸素通俗,活潑流暢,毫無斧鑿的痕跡、板滯的弊病。除了對話自然傳神外,敘述語言也極簡潔生動,往往三言兩語就能精妙地寫出種種情態(tài)。詩中寫蘭芝離開焦家時仲卿相送:“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隱隱何甸甸”, “隱隱”和“甸甸”不僅描寫了車子滾動的聲音,而且也傳出馬上車中人沉重哀苦的心情。仲卿聞變趕回,蘭芝聽見馬聲相迎, “舉手拍馬鞍”一句,也精微生動地刻劃出蘭芝對仲卿的深情以及與仲卿最后相會時的悲痛。全詩直接抒情性的語言不多,但有些客觀敘述則帶有濃厚的主觀感情色彩。描寫劉、焦道口分別的兩句詩:“舉手常勞勞,二情同依依”,在刻劃兩人生別的悵然若失、依依不舍之中包含有作者的深切同情。敘寫劉、焦死別的四句詩:“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回家門。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這里的“恨”,既是像白居易《長恨歌》中“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那種男女主人公的遺恨,又是作者對吃人禮教所表示的憤恨。這些抒情意味很濃的語言,有助于對人物命運和心態(tài)的刻劃,也大大增強了詩歌的悲劇氣氛。
這首詩還成功地運用比興、鋪排、幻想等多種手法,表現(xiàn)出濃厚的民歌色彩。我國民歌里常以雙鳥起興作比,描寫夫婦的別離,如樂府《艷歌何嘗行》的起首:“飛來雙白鵠,乃從西北來。……五里一返顧,六里一徘徊?!本褪侨绱??!犊兹笘|南飛》的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也用的是“興”兼“比”。傳說孔雀是鸞鳥的配偶,此處以其飛翔時對配偶有所顧念,飛不了幾里就徘徊不前,以引起故事的展開,并比喻象征蘭芝和仲卿生離死別時的眷戀不舍,既形象生動,又為全詩奠定了悲劇性的基調(diào)。此詩還多用鋪張排比的手法,如對蘭芝的辭親嚴妝就鋪排渲染得淋漓盡致,表面看似乎和蘭芝的性格和她當(dāng)時悲苦的心情相矛盾,實際是一致的。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等語,不僅補敘出蘭芝的美貌,而且顯示了她的從容態(tài)度和倔強性格。 “事事四五通”等語,又描寫她不得不去而又不忍遽去的微妙復(fù)雜心理,隱隱透出對仲卿的眷念之情。又如太守準備迎親的一段,也極盡鋪張排比之能事。越是渲染太守家婚禮準備的豪華富貴,就越顯出蘭芝“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堅貞操守;而這對封建專制勢力的滿心滿愿,又反襯著后來蘭芝殉情對他們淫威打擊之沉重。這些鋪排寫法,都使人物形象和詩篇反封建的主題更加鮮明突出。詩的結(jié)尾寫劉、焦死后合葬,魂魄化為一對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這是以幻想的形式,歌頌忠貞不渝的愛情,表達人民群眾爭取自主婚姻的必勝信念,也出色地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民歌的傳統(tǒng)特色。
上一篇:《子夜歌》原文|賞析
下一篇:《孟姜女十二月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