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練中丞遺裔歸家有引
自金川門之變②,練公子寧以御史大夫抗闕下③,闔門荼毒,獨有侍媵抱匝歲子匿民間得免④。展轉入閩,為人傭保。六世孫綺者,為新寧陳孝廉掌書記⑤。萬歷戊戌⑥,孝廉計偕入浙⑦,有江右生同舟⑧。先一夕,生夢練公持刺謁己⑨,心異之。比入孝廉船⑩,見書記侍側,雅皙不群。指問姓名,答曰:“姓練。”生心動,叩之曰:“得非吾里練中丞后乎?”綺不應,而涕淚滿面。生益疑駭,窮詰之,具得其狀,亟以百金為贈。孝廉不受,遣綺,綺不肯行,曰:“以死殉國,人臣之恒,且九族赤矣,歸將何為?”生益賢之。歸家,具白當事者,以幣來聘,授以衣巾,俾奉公祠官,為置田廬百畝。一時聞者莫不嘆息泣下,以為天道有知云。
燕山日黑黃塵起,金川門外鼓聲死。長樂宮為瓦礫場,殿廷流血成海水。御史大夫練子寧,手持三尺干雷霆。覆巢自分無完卵,一門百口歸冥冥。事去人亡三百載,蘆荻蕭蕭余故壘。長陵松楸已十圍,孤臣遺骨今安在?釣龍臺下水可楫,新寧城東山巀嶭。灌園誰能識法章,傭肆猶堪藏李燮。一日天回地轉時,千金購出練家兒。若敖之鬼終不餒,行路聞之皆歔欷。我登鐘陵山,遙聞石頭城。寧為孝孺死,不作陳瑛生。為君慷慨終一曲,悲風颯颯江波綠。
①中丞,指練子寧所任之御史大夫。按,洪武中曾改御史臺為都察院,御史大夫之官遂廢。建文元年,又改都御史為御史大夫。裔,后代。②金川門,明代南京城門名。燕王朱棣(即成祖)自金川門進入,宮中火起,建文帝自焚于火中。一說由地道出亡,化裝僧道,逃亡至云南。李玉傳奇《千鐘祿》(即《千忠戮》)即演其事。 ③闕,指宮殿。 ④侍媵(yìng),妾。匝(zā)歲,一周歲。匝,環繞一周叫匝。 ⑤新寧,在今湖南境。孝廉,舉人。掌書記,管理抄寫事務。 ⑥萬歷戊戌,萬歷二十六年(1598)。 ⑦計偕,舉人赴京會試。 ⑧江右,江西。 ⑨刺,名片。 ⑩比,及,等到。雅皙,雅潔。 叩,詢問。吾里,練子寧為江西新淦人,故云。窮詰,詳問,追究。具,全,通“俱”。亟,立即。九族,這里指整個家族。赤,誅滅無余。衣巾,猶言衣冠,指讓練綺成為士人。云,語末助詞,無義。“燕山”句,指在北平的燕王起兵南下。長樂宮,本漢宮名,這里借喻明宮。三尺,指劍。這是詩歌夸張語。干,冒犯。雷霆,指帝王盛怒。“覆巢”句,比喻滅門之禍,無一幸免。本孔融被收捕時,他兒子說的話。見《世說新語o言語》。自分,自料。“蘆荻”句,劉禹錫《西塞山懷古》:“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長陵,成祖葬地,在今北京昌平縣北,天壽山南。十三陵第一陵。松楸,因松樹與楸樹,多移植于墓地,故亦作墓地的代稱。釣龍臺,在閩縣,與引中“輾轉入閩”相應。巀嶭(jiéè),高峻貌。“灌園”句,戰國時齊閔(湣)王被殺,其子法章變姓名,為莒太史家傭夫灌園。后法章自言于莒,乃立為襄王。“傭肆”句,后漢太尉李固,被梁冀誣陷下獄,遂見害,二子并死獄中。幼子李燮,年十三,其姊文姬托父門生王成帶入徐州,變姓名為酒家傭工。梁冀被誅后,始還鄉里,后征拜議郎。“若敖”句,春秋時楚國大臣子文將死,聚其族人說:如果越椒(子文之侄)執政,你們趕快出走,并泣曰:“鬼猶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餒而?”后來越椒叛反,楚王遂滅若敖氏。后因以若敖鬼餒比喻絕嗣。若敖,子文一族之氏。餒,饑餓。歔欷,抽泣。鐘陵山,指鐘山,即紫金山,在江蘇南京市東,明太祖孝陵即在鐘山腳下。石頭城,故址在今南京市石頭山后,后亦泛指南京。孝孺,方孝孺,本書選有他的詩。陳瑛,燕王即位,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性殘忍,專以告密搏擊為能。甫蒞任,即請成祖追戮效忠建文諸臣。《明史》云:“胡閏之獄,所籍(搜捕和抄家)數百家,號冤聲徹天。兩列御史皆掩泣,瑛亦色慘,謂人曰:‘不以叛逆處此輩,則吾等為無名。’于是諸忠臣無遺種矣。”《明史》入“奸臣傳”。
【說明】 《明史》云:“燕王即位,縛子寧至。語不遜(此或詩中“手持三尺干雷霆”之所本),磔死,族其家,姻戚俱戍邊。”從本詩看,則練子寧尚有幼子漏網于人間,為練氏存一脈。至萬歷時,距建文君臣之死難已二百余年,成祖自己的墓木亦已十圍。恩恩怨怨,皆隨歲月而淡化,故陳孝廉、江右生不再有顧忌,當事者也為他安置祠官。但陳瑛的為人,卻仍為詩人所鄙薄,故此詩可作詩史讀。
練子寧為榜眼(一甲第二名),其文集于永樂時遭禁,至弘治時王佐乃刻其遺文《金川玉屑集》,李夢陽又立金川書院祀之。朱彝尊《靜志居詩話》卷五,曾摘錄其七言數聯,如“丹梯下壓龍蛇窟,鐵鎖高懸虎豹關”,“旋沽南石橋邊酒,走送東風江上船”,“一水東來通漢沔,諸峰西上接岷峨”,“殘碑墮淚空秋草,折戟沉沙自夕陽”,“飲馬窟深泉脈暖,射雕風急雪花寒”。
上一篇:《過長平作長平行》明代詩賞析
下一篇:《長蛇歌飲鄒南皋作》明代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