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喚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在品評一首詩歌的韻味時,我時常被一種下意識支配,總要自覺或不自覺地聯想到此一詩篇之作者所獨具的創作個性,聯想到此一詩人所身處的時代之大氣候,并且還會于無意之中將這種對于詩人及時代所具有的突出特征風貌的強烈感受傳導于此一詩篇的咀嚼品嘗過程。比如當我面對這首《金陵酒肆留別》 時,首先進入感知的便是李太白那才情洋溢、風流倜儻、超然象外的精神氣韻,以及盛唐詩人所共有的雄渾勁健、豪邁疏朗、慷慨奔放的時代征象,尤其強烈的是詩人們面對人生聚散離合、生逢死別時所普遍表現出的那種“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的曠達淡蕩之心態……這諸般感受似乎為此一詩篇的體悟、評說布下一張天網,造設一種氛圍,使我無法超越這一特定氛圍的網羅,而只能在此氛圍的籠罩之中來尋求此一詩篇中散發的作者與時代氣息的獨具之美感。
詩的一開篇就讓你動情了,使人一下子就感受到作者所特具的奔放與多情——“風吹柳花滿店香”,首句連用幾個富有豐富內涵的典型形象。首先“風吹柳花”,多么溫馨舒適,“沾衣欲溫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釋志南 《絕句》),僅此春風,即令人醉,更何況是 “風吹柳花”!誰都曉得,在中國古典文學中,柳枝、柳絮及折柳送別都是些具有特定蘊涵的物 (事)象,這是由于 “柳”與 “絮” 在其物性形態上與離人之留別情意極具幽微巧妙之關聯。柳絲的纖長委婉,依依裊裊,有如離人魂牽夢繞、無限纏綿;柳絮的輕柔飄邈,飛乎不定與天涯游子之身世沉浮,漂泊無依何其類似!真所謂“會得離人無限意,千絲(思)萬絮 (緒) 惹春風”(鄭谷 《柳》)。更微妙的還在于 “柳”字與留別的 “留”、瀏連的“瀏”、流逝的“流” 諧音,這就更于形象化之外,賦予“柳”以留別之眷戀,瀏連之纏綿,流逝之悵惘,這“風吹柳花”之中飽含著詩人臨行之際無限深厚秾摯的情懷。
接下去的“滿店香”是承后半句之“吳姬壓酒” 而來的。“吳姬” 除表當壚女子的稱謂之外,還突出了吳地女子的嬌嬈,有詞道“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韋莊 《菩薩蠻》)。“壓酒” 指新酒釀熟時,緊壓榨床取酒的方式。酒對于離別之人,尤其是對于李白,更是一種極富感發聯想的物象。宋人辛棄疾道:“問人間,誰管別離意?杯中物。”(《滿江紅》)所以就 “酒延歌席莫辭頻”了(〔宋〕晏殊《浣溪沙》),以酒來麻醉神經,緩解離別的酸楚,這是一般人面對人生離別的常態。作為 “酒中仙”,李太白除具此借酒解憂壯行的人之常情而外,則更有一番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李白《下終南山過斛斯山宿置酒》)的超然風度,因而值此即將離別時刻,看到陽春三月,暖風蕩漾,柳絲牽衣難扯,飛花拂面縈惹,瓊漿滿店飄香,美女取酒勸嘗……如此豐美多情的景象,如此濃郁醇厚的意味,這一切如何能夠使那前來送行的少年與即將遠行的詩人猝然作別呢? 于是只好將此百般繾綣之情傾作“欲行不行各盡觴”,正可謂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李白 《江夏別宋之弟》),“醉別何須更惆悵,回頭不語但垂鞭”(王昌齡《留別郭八》)。
然而詩人有別于常人者在于他“垂鞭”之際,并沒有“回頭不語”,而是意味深長地吟出了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的結句。自古以來,春水東流與離愁別恨便渾然凝固成難以言傳的留別之意境。如 “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無限似儂愁”(劉禹錫《竹枝詞》);“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踏莎行》);又如蘇軾的 《虞美人》 詞:“無情汴水向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州。”若用李后主一詞句總括,即是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不過到底是李白與眾不同,在這些人之前便用水與離愁相較,創造出了這一審美意象。他雖然也將滿懷留別之情傾泄于對春江流水的詰問,但他所問之對象不是“君”,而是 “水”;所問之內容不是“愁”與“恨”,而是“情” 與“意”。詩人常常將內心無限的感慨和難以排遣的強大氣勢全然貫注于對天地、山川、宇宙、人間的詰問。如“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把酒一問之?”(《把酒問月》)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行路難》 之二)“歷天又復入西海,六龍所舍安在哉?”(《日出入行》)這真切執著的口吻和語氣,進一步再現了詩人清婉通脫,豪放疏朗的氣態。至于東流之春水與留別之情意究竟孰為短長? 倘要認真追究,不妨回味一下《沙丘城下寄杜甫》 與 《贈汪倫》 中的詩句:“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人稱李白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正是此一 《金陵酒肆留別》之作的突出特色,詩篇通過春風、楊柳、美女、瓊漿、流水這一系列具有豐富感發力量的意象,以及“吳姬壓酒喚客”,“少年送行盡觴” 等具體事象,將留別之際主客雙方那欲留不可,欲行不忍的繾綣纏綿、依依難舍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最后一句曲盡衷腸的反詰將全詩飽滿、濃郁、委婉、酣暢的情愫頃刻間排泄、融匯進“逝者如斯” 的東流之水,使那千種情,萬般意頓時化為遼闊無際的一片蒼茫……
上一篇: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原文閱讀|賞析
下一篇:李白《長干行二首(其一)》原文閱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