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
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
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李白在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詩中說:“雖無二十五老者,且有一翁錢少陽。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君能禮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詩里提到的“四皓”,指秦末避居商山的四位隱士。因他們年紀高邁,須眉皓白,故稱“商山四皓”。漢高祖劉邦數次征求,他們避而不見。后來呂后用張良計,令太子劉盈到商山懇請,四人才下山輔佐太子。高祖屢次要廢劉盈而立趙王如意,見有四皓相輔,感嘆不已,就放棄了那個念頭。(見《史記·留侯世家》)李白把錢征比作商山四皓,推崇備至。結合 《贈錢征君少陽》 這首詩,可知錢征是一位隱居不仕的老翁,暮年才有出仕之心。李白熱情地贊頌這位老翁,并鼓勵他積極奮進,獲取功名。
“白玉一杯酒,綠楊三月時。”暮春三月,李白與錢征歡飲。杯是白玉精心雕琢而成,酒是仙漿佳釀。白玉杯隱含對錢征隱居自適的高潔品格的稱頌。楊樹枝繁葉茂,象征錢征生命力旺盛。從色調上說,白、綠相映,明潔諧調。開頭兩句暗示錢征雖然年邁,猶有壯心。
“春風余幾日,兩鬢各成絲。”這兩句是對錢征的具體刻劃,緊承上兩句意緒。陽春漸消,春光還能停留幾日呢?這是雙關語,表面寫春天將逝,實際是寫錢征年事已高,所余的光陰不多了。盡管他兩鬢都已發白,但可貴的是他的壯心。詩人并未說透這一層,而是用下兩句委婉道出,“秉燭唯須飲,投竿也未遲。”古人曾用 “秉燭夜游”形容及時行樂。曹丕 《與吳質書》 說:“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炳燭夜游,良有以也。”另外 《文選·古詩十九首》 說:“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二者都是應珍惜時光,得行樂且行樂之意。投竿,猶言垂釣。《莊子·外物》“投竿東海,且且而釣。”這兩句是說: 在沒有遇到知己時,姑且及時行樂;逍遙快活;如果真正遇到知我情懷的人,我可以立即投竿而起,再也不去垂釣。這兩句道出錢征的懷抱,為最后兩句做了極好的鋪墊。
因為錢征雖已老邁年高,但還渴望獲取功名,所以詩人說“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渭水獵”用呂望典故。渭水是黃河主要支流之一,源出甘肅,橫貫渭河平原,從潼關西入黃河。傳說周初名相呂望很不得志,五十歲時在孟津(今河南延津) 賣吃食,七十歲在朝歌 (殷都,在河南淇縣)屠牛,八十歲時,便在渭水垂釣,一連十年。有一次,周文王到渭水打獵,發現了呂望,并且拜他為相。因此,呂望九十歲起開始輔佐周文王。“帝王師”,據 《史記·留侯世家》 載,張良在下邳圮上遇見一個老翁,老翁給他一部 《太公兵法》,說:“讀此,則為王者師矣。” “王者師” 即帝王師。李白衷心地期望錢征能象當年呂望暮年遇周文王那樣,發揮自己的才能,成為帝王的老師,輔佐治理天下,實現平生遠大抱負。
如果把 《贈潘侍御論錢少陽》 與這首詩參讀,我們就更清楚地知道錢征其人。李白稱錢征“眉如松雪齊四皓,調笑可以安儲皇”,熱情地向潘侍御推薦錢征的才能,如能重用錢征,便可“九州拭目瞻清光”。因此,我們就不難理解李白稱錢征“如逢渭水獵,猶可帝王師” 了。詩歌沒有去贊頌錢征的雄才大略,只是平平道來,語意層層深入,活脫脫畫出一位隱者形象。
這首詩清淡如水,讀起來卻真摯感人。在平靜如敘述一樣的詩句中,包容了詩人火一般的激情。錢征年事已高,詩人便以暮春風光、呂望垂釣等加以渲染,造成一種特殊的藝術氛圍。這樣,詩人便不用著過多的筆墨去描述,而錢征的形象已凸顯出來。另外,本詩的結構頗具特色,一、三聯對偶,有如律詩,又不受格律約束,體現李白詩歌的豪放本色。
上一篇:李白《贈王判官時余歸隱廬山屏風疊》原文閱讀|賞析
下一篇:李白《贈韋侍御黃裳二首(其一)》原文閱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