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關漢卿·竇娥冤(第三折)
窮苦書生竇天章的女兒竇娥,三歲喪母,七歲,父親為了還債和籌措上京應試的旅費,將她送給蔡婆婆做童養媳。十七歲做了寡婦,與婆婆相依為命。流氓無賴張驢兒父子要霸占他們婆媳為妻,遭到竇娥的堅決反抗。張驢兒把毒藥放在羊肚湯中企圖毒死蔡婆婆。不料張驢兒父親誤食而死,張驢兒誣告竇娥毒死其父,竟被官府定為死罪。竇娥冤情深重,臨刑時指天發誓: 死后,一、血濺白練;二、六月降雪; 三、大旱三年。果然,刑后,這三樁誓愿一一應驗。其后,竇娥之父做了官,此案得以復審,作惡者歸案伏法。竇娥沉冤大白天下。
(外扮監斬官上,云) 下官監斬官是也。今日處決犯人,著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來人閑走。) (凈扮公人,鼓三通、鑼三下科。) (劊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帶枷上。) (劊子云) 行動些,行動些,監斬官去法場上多時了。(正旦唱)
【正宮端正好】 沒來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憲,叫聲屈動地驚天! 頃刻間游魂先赴森羅殿,怎不將天地也生埋怨。
【滾繡球】有日月朝暮懸,有鬼神掌著生死權。天地也,只合把清濁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盜跖顏淵: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天地也,做得個怕硬欺軟,卻原來也這般順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哎,只落得兩淚漣漣。
(劊子云) 快行動些,誤了時辰也。(正旦唱)
【倘秀才】 則被這枷紐的我左側右偏,人擁的我前合后偃,我竇娥向哥哥行有句言。(劊子云) 你有甚么話說? (正旦唱) 前街里去心懷恨,后街里去死無冤,休推辭路遠。
(劊子手) 你如今到法場上面,有什么親眷要見的,可教他過來,見你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 可憐我孤身只影無親眷,則落的吞聲忍氣空嗟怨。(劊子云) 難道你爹娘家也沒的? (正旦云) 只有個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應去了,至今杳無音信。(唱) 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劊子云) 你適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 (正旦唱) 怕則怕前街被我婆婆見。(劊子云) 你的性命也顧不得,怕他見怎的? (正旦云)俺婆婆若見我披枷帶鎖赴法場湌刀去呵,(唱) 枉將他氣殺也么哥,枉將他氣殺也么哥。告哥哥,臨危好與人方便。
(卜兒哭上科,云) 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婦兒! (劊子云) 婆子靠后。(正旦云) 既是俺婆婆來了,叫他來,待我囑咐他幾句話咱。(劊子云) 那婆子,近前來,你媳婦要囑咐你話哩。(卜兒云) 孩兒,痛殺我也! (正旦云) 婆婆,那張驢兒把毒藥放在羊肚兒湯里,實指望藥死了你,要霸占我為妻。不想婆婆讓與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藥死了。我怕連累婆婆,屈招了藥死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婆婆,此后遇著冬時年節,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則是看你死的孩兒面上。(唱)
【快活三】 念竇娥葫蘆提當罪愆,念竇娥身首不完全,念竇娥從前已往干家緣,婆婆也,你只看竇娥少爺無娘面。
【鮑老兒】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將碗涼漿奠;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卜兒哭科,云) 孩兒放心,這個老身都記得。天那,兀的不痛殺我也! (正旦唱) 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煩煩惱惱,怨氣沖天。這都是我做竇娥的沒時沒運,不明不暗,負屈銜冤。
(劊子做喝科,云) 兀那婆子靠后,時辰到了也。(正旦跪科)(劊子開枷科) (正旦云) 竇娥告監斬大人,有一事肯依竇娥,便死而無怨。(監斬官云) 你有什么事? 你說。(正旦云) 要一領凈席,等我竇娥站立; 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監斬官云) 這個就依你,打甚么不緊。(劊子做取席站科,又取白練掛旗上科) (正旦唱)
【耍孩兒】 不是我竇娥罰下這等無頭愿,委實的冤情不淺; 若沒些兒靈圣與世人傳,也不見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熱血紅塵灑,都只在八尺旗槍素練懸。等他四下里皆瞧見,這就是咱萇弘化碧,望帝啼鵑。
(劊子云) 你還有甚的說活,此時不對監斬大人說,幾時說那?(正旦再跪科,云)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竇娥委實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瑞雪,遮掩了竇娥尸首。(監斬官云) 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沖天的怨氣,也召不得一片雪來,可不胡說!(正旦唱)
【二煞】 你道是暑氣暄,不是那下雪天,豈不聞飛霜六月因鄒衍。若果有一腔怨氣噴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滾似錦,免著我尸骸現; 要什么素車白馬,斷送出古陌荒阡?
(正旦跪科,云) 大人,我竇娥死的委實冤枉,從今以后,著這楚州亢旱三年。(監斬官云) 打嘴! 那有這等說話! (正旦唱)
【一煞】 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憐,不知皇天也肯從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見甘霖降,也只為東海曾經孝婦冤。如今輪到你山陽縣,這都是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
(劊子做磨旗科,云) 怎么這一會兒天色陰了也? (內做風科,劊子云) 好冷風也! (正旦唱)
【煞尾】 浮云為我陰,悲風為我旋,三椿兒誓愿明題遍 (做哭科,云) 婆婆也,直等待雪飛六月,亢旱三年呵,(唱) 那其間把你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顯。
(劊子做開刀,正旦倒科) (監斬官驚云) 呀,真個下雪了,有這等異事! (劊子云) 我也道平日殺人,滿地都是血,這個竇娥的血都飛在那丈二白練上,并無半點落地,委實奇怪。(監斬官云) 這死罪必有冤枉。早兩椿兒應驗了,不知亢旱三年的說話,準也不準? 且看后來如何。左右,也不必等待雪晴,便與我抬他尸首,還了那蔡婆婆去罷。(眾應科,抬尸下)
盜跖 (zhi直) 顏淵: 春秋時代人。盜跖,傳說中先秦反對貴族的領袖。被統治階級誣稱為“盜”,后世稱作壞人的典型。顏淵: 孔子的學生。以道德高尚被后世稱作好人的典型。行: 用于人稱、自稱之后,宋元時指示方位的慣用語。哥哥行: 哥哥那邊。瀽(jian簡): 傾倒,潑出。一陌兒: 陌同百字。一百張。葫蘆提: 或作葫蘆題。糊里糊涂。打甚么不緊: 有什么要緊; 不要緊。萇弘化碧: 萇弘,周朝的大夫,相傳被殺三年后,其血變成青綠色的美石。望帝啼鵑: 相傳蜀王望帝死后,魂化為杜鵑鳥,日夜悲啼,其聲凄厲。“飛霜”句: 相傳戰國時燕國大臣的鄒衍,被誣害入獄,他仰天大哭,天竟六月 下霜。六出冰花: 即雪花。素車白馬: 東漢時,范式和張劭是非常好的朋友。張劭死了,范式從很遠的地方乘著白車白馬去吊喪。后來多用此語表示吊喪、送葬。“東海”句: 相傳漢代,東海有寡婦周青,對婆婆十分孝順,卻被誣告婆婆的自縊,系她所害。臨刑時,她指著車上的長竹竿對人說: 我若真害死婆婆,被斬后,血往下流; 否則,血順竹竿逆流而上。行刑之后,果然血逆流而上。東海一帶三年不雨。
《竇娥冤》是關氏劇作之最,也是一部極富社會意義的悲劇。我國地方戲改編上演的約有十五種以上,至今仍活躍在戲曲舞臺上、為人民所喜聞樂見,足見其影響之深遠。在這一折里,關漢卿深刻地揭示出身負奇冤而無由分辨的弱女子呼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的悲憤難平的內心世界,猛烈地抨擊和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罪惡與黑暗; 以震憾人心的感情力量,多層次地表現出竇娥的性格特征。由此,我們看到關漢卿不愧是一位塑造藝術形象和駕馭語言藝術的巨匠。
一開始,關氏就以無比激憤的心情,抒寫了橫遭刑憲的竇娥在押解法場途中的一腔悲憤,贊美和歌頌了她堅貞不屈的反抗精神。“沒來由”犯王法的悲慘遭遇與不幸,使她認識了封建社會的黑暗與腐朽,看透了所謂“明為鏡,清為水”的為民父母官的丑惡本質。“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的殘酷現實生活,使她對封建統治秩序產生了根本的懷疑,發出了強烈的譴責與控訴:“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字字珠璣,含血帶淚,直指封建統治階級神圣不可侵犯的偶像。可謂震聾發聵,淋漓酣暢地渲泄了竇娥內心的不平與激憤,傾注了關氏強烈的愛憎感情。
接著,關氏筆鋒一轉,寫竇娥忽然乞告劊子手:“前街里去心懷恨,后街里去死無冤”。原因是“怕則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見”,怕的是年邁無依靠的婆婆經不起看見竇娥披枷帶鎖、身赴法場的精神打擊:“枉將他氣殺也么哥,枉將他氣殺也么哥”。連劊子手也發問:“你的性命也顧不得,怕他見怎的?”可憐的竇娥,直到臨死前還念念不忘照顧平日相依為命的婆婆。這簡直是觀眾意料不及的神來之筆,極富感染力地點染出竇娥的忠厚善良,把她堅負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善良的品質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竇娥的性格更加真實、豐富飽滿,收到蕩氣回腸、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藝術效果。
然而,關氏并未以此而滿足,他似乎掌握著觀眾感情波瀾的脈搏,他要進一步深層次地揭示出竇娥復雜而純潔透亮的內心世界,再次喚起觀眾對竇娥的同情。她與婆婆相見,詳盡地說明了張驢兒父子陷害她的經過、目的、用心所在,以及自己怕連累婆婆而屈招的原委,使婆婆明白事情的真象。然后,哭告婆婆:“看竇娥少爺無娘面”,“念竇娥伏侍婆婆這幾年”,遇時節“有瀽不了的漿水飯,瀽半碗兒與我吃,燒不了的紙錢,與竇娥燒一陌兒”,“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紙錢,只當把你亡化的孩兒薦”。這算是為了搭救婆婆免遭刑罰之苦,不惜犧牲自己的竇娥最后對婆婆唯一的一點不算過分的希求了。關氏就是這樣充分運用和發揮情節的感染力量,一步步地層次分明地通過完善人物的性格把讀者和觀眾的感情推向高峰,也使我們看到戲曲以情感人的藝術特征和魅力。
至此,我們對于竇娥算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戲到此,只差劊子手舉起屠刀,竇娥蒙冤而死,似乎已經沒有什么好寫的了。然而,高明的關氏,仍未就此擱筆。他沒有忘記竇娥身負的奇冤。他以豐富的藝術想象力,滿懷著對于封建社會貪官污吏的強烈憎惡,對于下層人民悲慘生活與命運的深切同情,讓竇娥臨刑前發出三樁驚天動地的誓愿: 血濺白練、瑞雪掩尸、大旱三年,以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和悲劇氣氛,證明竇娥的清白和無辜,鞭撻“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的黑暗社會,體現了人民正義精神的感天動地的巨大力量。以正義戰勝邪惡的理想色彩使竇娥的藝術形象得到升華,富于強烈鮮明的人民性和典型意義,這不由使我們由衷地為關劇而拍案叫絕。同時也使我們認識到 《竇娥冤》一直流傳至今,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的原因所在了。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吳偉業·秣陵春(第十四出·鏡影)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石子章·竹塢聽琴(第三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