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王九思·沽酒游春(第二折)
杜甫官拜右拾遺,春日出外飲酒尋詩。因官小俸薄,囊中羞澀,竟將朝衫質典以換酒喝。后至曲江池游春,到賈婆婆店贖取朝衫,遇富家子衛大郎,其人妄責杜詩難懂費解,贊賞李林甫的詩為佳作。杜甫當下揭露李林甫的奸臣嘴臉,指出其詩錯別字雜出,才學甚淺。二人志趣不同,杜甫反被當作“窮酸”趕出酒店。后被岑參邀約,至鄠縣渼陂莊游賞。經丞相房琯推薦,使臣宣杜甫入朝為翰林院學士,他力辭不就,甘愿過隱居生活。
(凈扮賣酒媼上) 二月己盡三月來,漸老逢春能幾回?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酒一杯。妾身賈婆婆是也,在此曲江池上,開著一個酒店兒。前日杜子美在此飲酒,因無酒錢,將他一領朝衫當下。今日壓下新酒,看有什么人到來。(發科了下) (外扮酒客上)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街下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缸索酒嘗。小人衛大郎是也。父親曾做工部尚書,家中有幾文錢財。性魯不能讀書,好飲幾杯花酒。這曲江池上賈婆婆店內,賣的好酒,我到那里,飲幾杯去,卻不是好。(外與凈相見科) (凈) 大郎,這兩日何如不來飲酒? 我這里官客雖多,能有幾個似得大郎? 我只是敬重你。接待不著,休得見怪。(外) 我今日要歡飲幾杯,你喚兩個能歌會舞的小娘子來勸酒,我多與你些酒錢。不要教那窮酸的人來攪席。(凈) 我知道了。(末上,丑隨上) (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夾蝶雙雙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小生昨日退朝晚了,約在今日,要經曲江池游玩。琴童那里,備過蹇喂來,我騎上走一遭者。(唱)
【中呂粉蝶兒】 白發青袍,嘆英雄不同年少,怨東風吹損花梢。子恐怕玉樓中,金殿側,早寒尤峭。想人生富貴空勞,誰又肯惜芳春,賞心行樂。
【醉春風】 我這里風軟帽檐低,身輕驢背好。見一個采花人過粉墻東,起的來早、早。歲月無情,河山依舊,古今堪笑。
(末) 騎著這蹇驢兒,不覺來在長安城外。這城南一段好景,想著那前日的亂離,卻又有今日的繁華呵! (唱)
【普天樂】 曲江池,長安道,垂楊繞岸,綠水平橋。錦繡堆,煙花套,一曲中興黎民樂,繞東風錦瑟鸞蕭。金鞍馬驕。層樓日曉,紫陌香飄。
(末) 早至曲江池上。這里有個賈婆婆,賣的好酒。我前日因無酒錢,將朝衫當下,一向不曾來取,今日帶了幾百青錢,把一半去贖朝衫,一半兒沽酒游玩。既到門首,便索過去。(凈與末相見科) (凈) 杜先生,有錢呵,贖了朝衫去,不索上樓。這里有一位客飲酒,不許窮酸來打攪。(末) 他是一個甚么人? (凈)他是富貴衛大郎。(末) 不曾聞說此人。我試問你。(唱)
【快活三】 他敢是王右丞運彩毫? (凈) 不是。(末唱) 李翰林掛錦袍? (凈) 不是。(末唱) 是誰家小兒曹,到有些湖海氣、元龍傲?
(末) 我每番來登樓飲酒,今日如何見卻? 不索攔當,須索上樓飲口杯去。(末做上樓與外相見科) (外) 先生是誰? (末) 小官是杜子美。(外) 久聞先生,末能面會。請問先生何事到此?(末) 沽酒游春,吟詩遣興。(外) 久聞先生高作好便好,只是忒深奧些。我聞的先父嘗說,李林甫丞相的詩最好,清新流麗,人人易曉。先生曾見來么? (末怒云) 你說那李林甫做甚么! 他是個奸邪之徒,專一嫉賢妒能,把朝廷的事都壞了,我試說與你聽咱。(唱)
【朝天子】 他狠心似虎牢,潛身在鳳閣,幾曾去正綱紀,明天道。風流才子顯文學,一個個走不出漫天套。暗里編排,人前談笑,把英雄都送了。 (末) 你說他的好詩, 他寫書賀人生子, 把“弄璋”寫做塵鹿的“麞”字,聞者無不大笑。他又吟出甚么好詩來? (唱) 他手兒里字錯,肚兒里墨少,那里有白雪陽春調。
(外) 似你這般說來,他如何做得到宰相地位? (末) 你說他宰相做甚么! (唱)
【四邊靜】 說甚么清風黃閣,口兒能甜,命兒做巧,柱國當權,不怕人傍笑。二十年鴉棲鳳巢,兀的不虛費盡堂食鈔。
(末) 李林甫今己死了,此后再不勞掛齒。(外) 不說他也罷,且問先生囊中是甚么東西? 我試取將來,與這唱的小娘子做個錦纏頭。(末) 我秀才家有甚好物件,這囊中是文房四寶。(外大笑云) 這個東西,要他有何用? (末) 自有用處,我說與你聽咱。(唱)
【脫布衫】 端溪硯墨玉常飄,白玉版紫兔常搖。霎時間連真草,忽刺的雨飛云落。
【小梁州】 千首詩成字字高,風、雅、離騷。草堂明轉花梢,烏紗帽斜戴飲香醪。
【幺】 醉眠又遣春雞報,整羅衣金闕隨朝。我又無瓜子金,鴉翎鈔,追歡買笑,一任你話兒嘲。
(外) 賈婆婆,你看這個窮酸在此攪席。(凈怒科) 杜先生,將錢來贖了朝衫去,不要在此打攪。(末) 這是三百文青錢。(凈) 定要五百文。(末) 我止有五百青錢,與你三百,留二百沽酒。(凈) 我定要五百文,將錢來你去罷。(做送末下樓科)(末) 不須這等倉卒。(唱)
【上小樓】揚子云何須猛跳,王仲宣難尋東道。你便是云里蓬萊,月底青鸞,海上黃鶴,恰撞著這一遭膽驚魂落。再不上謝家樓,倚欄吟眺。
(凈、外下) (末) 青錢盡與他去了,如今無錢沽酒,末免再尋一個東道,將這朝衫又典了沽酒。這慈恩寺南邊,有一座酒店,我試問咱。(主人云) 請在此飲酒。(末唱)
【幺】 我將這春衫當了,又則怕郎君不要。(主人) 當下朝衫最好。(末唱) 也不是紫綬金章、玉帶金魚、寶劍金貂。假若是換幾瓢,添兩杓,天昏日落,只吃的醉淋漓,仰天長嘯。
(末) 將酒來。春光己暮,對景傷懷,好痛飲一場也呵。
【滿庭芳】 深拚醉倒, 青春已去, 白發難饒。 滿園桃李, 風吹落, 萬點飄搖。高冢外麒麟臥草,小堂中翡翠為巢。推物理須行樂,浮名蝸角,何用絆吾曹。
(末) 飲酒中間,則見風雨來也。這雨中又是一段景致。
【耍孩兒】 我則見長空靄靄濃云罩,低壓著花梢樹杪。紛紛微雨灑南郊,把春光用意妝描。我子見煙橫貝闕禪林遠,風擺金鈴雁塔高。忽聽得兒童報,綠莎牛背,赤腳山樵。
【四煞】 蓬萊宮望轉迷,斗城門路匪遙。淡煙疏雨頻凝眺,林花著雨胭脂濕,岸柳和煙翡翠搖。忽聽佳人報,畫欄中紅殘芍藥,湖山下綠滿芭蕉。
【三煞】瓊卮酒滿斟,錦囊詩正好。倚樓對景窮搜掠,葉心潤帶蝴蝶粉,花片香歸燕子巢。忽聽得詩人報,吟就這一聯佳句,費盡了多少推敲。
【二煞】坐黃昏,風雨冥,對清燈,庭院悄,梨花無語傷懷抱。彩毫細點城南景,碧殿長懷夢里朝。忽聽得游人報,逍遙呵今夜,玩賞在明朝。
【煞尾】 良宵欹枕眠,浮生隨處好。霎時酒醒晨鐘報,不似那一刻千金怕到曉。(下)
曲江池: 唐代長安著名游賞勝地,在今西安東南郊。蹇 (jian檢):驢。紫陌: 京城郊野的道路。王右丞: 詩人王維曾任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李翰林: 詩人李白,天寶初曾供奉翰林院,因此稱李翰林。元龍傲: 漢末陳登字元龍,以志向高邁著稱于時。時許汜看望他,他自己睡大床,讓客人睡下床,流露出傲慢態度,元龍高臥的成語即出此。李林甫:唐玄宗時的奸相。鳳閣: 唐代中書省的別稱; 又指宮內的樓閣。弄璋:手執圭璧,生男孩的代稱。璋指圭璋,寶玉。黃閣: 漢代丞相的聽事閣。
堂食: 唐代政事堂的公飯。金闕: 皇帝的宮闕。揚子云: 西漢著名辭賦家,名雄,字子云。王仲宣: 王粲,字仲宣,建安七子之一。慈恩寺: 唐太宗時太子李治為母后長孫氏所建。玄奘住此譯經,并建雁塔以藏經。地在西安東南,曲江池北。貝闕: 宮門前兩側裝飾著貝殼的樓觀。
明代王世貞認為王九思的雜劇《杜甫游春》是為諷刺李東陽而作,“敬夫有雋才,尤長于詞曲,而傲睨多脫疏。人或讒之李文正 (東陽謚文正),謂敬夫嘗譏其詩,御史追論敬夫,褫其官。敬夫編《杜少陵游春》傳奇劇罵。李聞之,益大恚。”(《曲藻》) 全劇用兩折描寫杜甫到渼陂莊游賞,其實這里是作者的故鄉,所寫全是作者自己的生活感受。如此看來,作品中的杜甫并非歷史人物,而是作者的化身。主人公的悲憤,揭露李林甫屈才誤國的罪行,應該是有所指的。
這折戲共有十七支曲子,可分四部分: 【粉蝶兒】 等三支曲子,寫杜甫去曲江池路上所見春光之美; 【快活三】 等三支曲子揭露李林甫的罪行; 【脫布衫】 等四支曲子描繪文房四寶的功用及詩人自己的文才; 最后七支曲子轉入正題,寫在曲江池沽酒游春所見景物人事。
【粉蝶兒】“白發青袍,嘆英雄不同年少”,將詩人杜甫當時的困苦作了形象描繪。青袍是唐代八、九品官的服裝,指卑微的官職。杜甫當時曾這樣描寫自己的生活:“青袍朝士最困者,白頭拾遺徒步歸”(《徒步歸行》)。以杜甫之才,白發仍服青袍,揭示了當時吏制的不合理,為后文斥責李林甫陷害人才作了鋪墊。“怨東風吹損花梢”,觀察細微,表現了對春景的熱愛,暗含有應當及時賞春的思想。“玉樓中金殿側早寒尤峭,想人生富貴空勞”幾句抒寫對富貴生活的看法,用反問“誰又肯惜芳春,賞心行樂”,指出權貴只知追求富貴,日勞心拙,不知惜春,不能領略賞春的快樂。【醉春風】 抒寫詩人在春光中的感受。“我這里風軟帽檐低,身輕驢背好”,可稱細節描寫的佳句。唯其有風,因此帽檐才壓得較低; 詩人年老身瘦體輕,覺得騎驢賞春就很好。“身輕驢背好”自然也是自嘲,官微俸少,無資置馬,以驢代步,自覺其好。歲月無情的流逝,河山美景依然如舊,自古及今,那些對春景無動于衷的人實在可笑。【普天樂】“垂楊繞岸,綠水平橋”,“金鞍馬驕,層樓日曉,紫陌香飄”,描繪曲江池景色艷麗,既有城郊繁華的表現,又有春日萬花的描寫。“紫陌香飄”,曲江池路上士女如云,他們涂脂抹粉,一路走過,香風流動,加之萬紫千紅,花香四溢,軟風吹拂,令人陶醉。
在曲江池賈婆婆酒店,杜甫被當作窮酸,不許登樓飲酒。詩人突破阻攔,上得樓來,同花花公子衛大郎面對面進行交鋒。衛責杜詩深奧難懂,卻夸贊奸臣“李林甫丞相的詩最好,清新流麗,人人易曉”。杜甫聽后,憤怒地揭露了李林甫的不學無術和陰謀家的丑惡嘴臉。【朝天子】 辛辣地嘲諷李林甫陷害文人學子以及他的詩多別字的行徑。“他狠心似虎牢”,擔任朝廷要職,不去正綱紀明天道,專一坑害天下文士,“風流才子顯文學,一個個走不出漫天套。暗里編排,人前談笑,把英雄都送了。“據 《新唐書》記載,玄宗下詔,天下有一藝之能者可以詣闕就選。李林甫派尚書省長官主持試問,他讓全部考生落榜,然后上賀表,言“野無留才”。“風流才子顯文學”,全落入他的圈套,連玄宗也被欺騙。李林甫“自無學術,僅能秉筆,有才名于時者,尤忌之。”(《舊唐書》本傳) 他將別人的判語“杕(di弟) 杜”讀作“杖杜”, 將賀人生子的“弄璋”寫成“弄塵”, 無不被人恥笑。“他手兒里字錯,肚兒里墨少,那里有白雪陽春調”,這是很深刻的揭露。【四邊靜】 重在刻畫李林甫口蜜腹劍的陰謀家形象。“二十年鴉棲鳳巢,兀的不虛費盡堂食鈔”,幽默風趣地概括了李林甫二十年為相的政治生涯,不過是烏鴉搶占鳳凰巢,白白地耗費掉公家不少公膳。
衛大郎理屈辭窮時,則嘲笑杜甫的文房四寶無用。詩人忍著性道:“端溪硯黑玉常飄,白玉版紫兔常搖。”以黑玉比墨,用白玉版代紙,蘊含著詩人的感情。“霎時間連真草,忽刺的雨飛云落”,將作家筆下的云譎波詭之象作了傳神描繪。這對衛大郎說來,無異蠢牛聽琴。【小梁州】“千首詩成字字高,風雅離騷。草堂明轉花梢,烏紗帽斜戴飲香醪”是詩情畫意的完美統一。如果說前兩句只是描寫自己詩文之多、成就之高的話,后兩句就是對自己詩酒生活的立體式的展示。“草堂明轉花梢”,簡陋居室中有美景;“烏紗帽斜戴飲香醪”,詩人已醉態可掬了。這兩句雖未明寫筆墨紙硯,但句句包含文房四寶。“李白斗酒詩百篇”。酒可以引發詩人的靈感,當詩人忘情地斜戴著帽子飲酒的時候,大約也是雨飛云落、千首詩成之時。這里所描繪的詩人的自我形象,準確、幽默而又風趣。【幺】“醉眠又遣春雞報”承上啟下,“整羅衣金闕隨朝”表現詩酒生活之外,還要定期上朝,為國盡職。最后正話反說,我在筆墨紙硯中所過的詩酒生活豐富多彩,其樂無窮,你還嘲笑我無錢追歡買笑,我這豈不是在對牛彈琴嗎。杜甫戰勝了衛大郎,但卻被衛大郎伙同賈婆婆當作窮酸趕出酒店。離店后賈婆婆仗著衛大郎之勢,借贖朝衫之機,連詩人喝酒的二百青錢也榨光了。這是愚昧靠著金錢取勝,無知借著權勢得逞,當時社會的黑暗可想而知,其中含寓著作家自己的悲憤。
杜甫曲江沽酒游春,身無分文,而酒興大發,只得到慈恩寺南的一個酒店,重把朝衫典當,才換得幾瓢酒飲。這時他唱了支 【滿庭芳】,抒發滿懷憂悶。想起剛才同衛大郎的爭論,心緒氣惱。而自己已滿頭白發,令人沮喪。看春光,滿園桃李花隨風飄蕩。遠望,高大的陵墓前自有石麒麟臥于草中; 近看,店堂內翡翠在修巢,各有其自得之樂。由這一切,詩人才悟到按照事物常理,應拋棄浮名,過一種自由自在的隱逸生活。這就自然地過渡到 【耍孩兒】等五支曲子所描寫的沽酒游春的正題上來。詩人由于心情轉好,才在風雨中領略到曲江別有一番美景在。紛紛細雨灑在南郊,“把春光用意妝描”,雨似乎也知人意,將春景打扮得比晴日更美,別具風味。此時忽然聽到兒童的呼叫聲,向外望去,原來是牧童牽牛、樵夫擔柴冒雨歸家而去。有景、有情、有聲,充滿生命的怡樂氣氛。然后用三支曲子分別描繪雨中曲江全景、詩人的活動和游人的感受。“林花著雨胭脂濕。岸柳和煙翡翠搖”,“忽聽佳人報: 畫欄中紅殘芍藥,湖山下綠滿芭蕉”,對外景觀察細微而富有表現力。在春雨中,詩人杯中酒已斟滿,倚樓遠眺搜索詩腸,錦囊中的詩章不斷增加。突然有位詩人情不自禁地嘆賞這一聯佳句,引起不少詩人紛紛圍觀,贊不絕口。這就照應了前文“沽酒游春,吟詩遣興”的外出目的。用醉后斜枕而臥,醒后一表曠達結束全折,耐人咀嚼,韻味無窮。
明人對 《杜甫游春》的評價很高。何良俊說:“渼陂《杜甫游春》雜劇,雖金、元人猶當北面,何況近代!”(《曲論》) 王世貞甚至認為“敬夫聲價不在關漢卿、馬東籬下”(《曲藻》)。這些評價雖不免過譽之詞,但可以看出這部劇作受到當時人推崇的情況。
上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馬致遠·漢宮秋(第三折)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汪笑儂·洗耳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