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楊梓·敬德不伏老(第三折)
唐太宗李世民統一八方,天下太平。一日舉行功臣宴,宴請功勛卓著的十路總管。按規定有功者上首而坐,簪花飲酒。正值論功行賞之際,皇叔李道宗趕來赴席,仗勢搶坐上首頭,搶飲慶功酒。尉遲敬德遭受屈辱,一時按捺不住心頭氣憤,動手毆打李皇叔,遂當即被罷官,貶去職田莊閑居。后來高麗國派大將鐵肋金牙率兵十萬聚集鴨綠江邊、白鶴坡前,單要尉遲出戰。軍師徐勣,奉皇上之命,親赴職田莊,召他統兵迎敵,但他佯裝中風,辭退宣敕,徐勣足智多謀,設巧計很快識出破綻,并用激將法,使其激奮不已,顯示出不服老的英雄氣概,并決然領兵而去。
(外扮高麗大將上,云) 英雄久鎮高麗國,善曉黃公三略書。吾乃高麗國大將是也。文通三略,武解六韜,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休言人在帳前喧,便有鴉鵲過時不敢噪。俺這海東有十六國,辛羅國、卯日國、分定國、女直國、落離國、門神國、 大漢國、 小漢國、 蛤麻國、 三漢國、 日本國、 扶桑國、毛人國、百席國、丁香國、了奠國、高麗國。惟有俺這一國,不服大唐。聞知唐朝病了秦瓊,貶了敬德,將老兵驕。我手下有一大將,名喚鐵肋金牙。此人有萬夫不當之勇,著他領兵十萬,前去鴨綠江邊,白鶴坡前,單搦尉遲出馬。小校,與我喚鐵肋金牙出來! (丑上,云) 帥府銅鑼一兩敲,轅門里外列英豪,三軍報罷平安喏,買賣歸來汗末消。吾乃大將鐵肋金牙是也。元帥呼喚,須索去走一遭也??自谏?,不能施禮。(高麗大將云) 呼你出來別無他事,有大唐家病了秦瓊,貶了敬德。與你雄兵十萬,前去鴨綠江邊,白鶴坡前,單搦尉遲出馬,小心在意。(丑云) 理會得。今日領軍馬與尉遲相持去了。(詩云) 自小英雄志氣高,身披耀日錦征袍; 飛臨陣地沙場上,戰敗千軍血染刀。(并下) (生上,云)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吾乃房玄齡是也。自從將尉遲貶去職田莊閑居,可又三年光景了。如今高麗國知俺這里病了秦瓊,貶了敬德,著鐵肋金牙在鴨綠江邊、白鶴坡前,下戰書來,單搦尉遲出馬相持。今尉遲又風病舉發,動止不得,末知虛實。下官奉圣人的命,著軍師徐茂公親往探病。小校,與我請軍師徐茂公出來。(小校云) 得令。軍師有請。(徐上相見介) 軍師,奉圣上命。今有高麗國下戰書,單搦尉遲相持。尉遲若果風病,再作道理,即去回報。(并下) (卜兒扶末上,卜云) 老爺,想著你有蓋世的功勞,今日不用了。你那病從何起? (末云) 只為在那功臣宴上打了李道宗,將我貶在此職田莊閑居,又早三年光景了也。婆婆,你去開門看者,有人無人回我。(卜云) 理會得。開得這門來。呀! 無人。不免掩上者。老爺,前后無人。(末云) 婆婆,真個無人!你道我這病是真的假的? (卜云) 老爺的病,怎么是假的? (末云) 呀! 我那得甚么風病來! 昨日莊東頭王伴哥,請我赴牛王社。有那伴哥來遲,我道: 伴哥,你為何來遲? 他道: 往城中沽酒去來。我道: 你到城中去,可有什么新聞么? 他說: 新聞倒沒有,聞得高麗國差鐵肋金牙下戰書來,單搦尉遲出馬。我聽他說罷,卒然倒地。眾人扶我起來,我就是這等左癱右瘓起來。(卜云) 老爺,你如今假裝有風疾,我那里知道。(末云) 婆婆,我一自降唐出介休,苦征惡戰數千秋。兩條眉鎖江山恨,一片心懷社稷憂。膂老尚嫌弓力軟,眼昏猶識陣云愁。水磨剛鞭不喇喇一騎馬,我也曾扶立唐家四百州。(唱)
【越調斗鵪鶉】 我也曾展土開疆,相持對壘。不能勾富貴榮華,刬地里把我來罷官卸職。他欺負俺是大老元勛,我不合打了那無端的逆賊。今日個貶了尉遲,閑了敬德。救了我殘生,都虧了軍師世勣。
【紫花兒序】若不是老相公傾心兒待,恰便似韓元帥伏劍而亡。我便是子房公拂袖而歸。(帶云) 婆婆,我今與伴哥每肥草雞兒,沖糯酒兒,在這職田莊受用,可不強似為官。(唱) 每日間伴漁樵每閑話,倒豁達似文武班齊,落魄忘機。誰待要為官惹是非,我向這急流中勇退。我如今罷職閑居,(帶云) 若是那鐵肋金牙索戰,(唱) 我看他怎生和他相持。
婆婆,我分付你來。只怕朝中有人來問,你只說,老爺有病哩。(卜云) 老爺你放心,我知道了。(徐上,云) 老夫徐茂公是也。奉圣上的命,著老夫往職田莊上探尉遲老將軍病,可早來到也。小校,那里是職田莊? (小校云) 這里便是。(徐云) 小校,你且回避者,喚你便來,不喚你不要來。(小校云) 理會得。(下) (徐云) 開開這門,有人在此么? (末云) 婆婆,是甚么人敲門,你去看來! (卜云) 理會得。開開這門來,是誰?(徐云) 老夫人拜揖。老將軍有么? (卜云) 軍師,俺老將軍染病哩。(徐云) 請通報說,徐勣在此拜見老將軍。(卜云) 理會得,軍師少坐。老將軍,軍師在門首要拜見你哩。(末云) 呀!婆婆, 不好了! 那軍師是足智多謀之人。 他如今來, 若不見他,他又疑我沒病; 若出去見他,倘或挑起那往年間相持廝殺的事情,忘了那風疾,怎么好? 也罷! 婆婆,倘或挑起那相持廝殺的事,我忘了風疾。你就旁邊說: 老爺,你的拐兒。我就這等風病起來。婆婆,開了這門,待我去迎接軍師。(徐云) 老將軍請了! (末云) 軍師少禮也。(唱)
【小桃紅】 不知今日甚風吹。(徐云) 久別尊顏,我這里有一拜。(末云) 軍師,我老夫回禮不得了。(唱) 我如今講不得禮可便權休罪。(徐云) 老將軍,我和你自別之后,不覺又是三年光景了。(末唱)軍師一自離朝到今日。(徐云) 老將軍染甚病證? (末云)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唱) 誰想我臨老也帶著殘疾。(帶云) 軍師,唐家十路總管,都好么? (徐云) 也都沒了。(末唱) 消磨了往日英雄輩。(帶云) 高士廉、杜如晦如何? (徐云) 都閑了。(末唱)他可也都閑身就國。(帶云) 殷開山、程咬金,他兩個如何? (徐云) 都已亡了。(末唱) 他兩個都歸泉世。(帶云) 劉文靜、秦叔寶他兩個如何? (徐云) 都病了。(末云) 軍師,唐家十路總管,閑的閑,病的病,死的死,如今止有軍師和老漢。(唱) 俺一班兒白發故人稀。
(云) 軍師,你到小莊貴干? (徐云) 奉圣上的命,今有高麗國下戰書,不搦別的,單搦尉遲出馬。圣上命著你星夜領兵前去。復還鄂國公之職,有功回來,另行升賞。(卜云) 謝恩。(末云) 婆婆,不要謝恩,我去不得。(徐云) 老將軍不去呵,便是違宣抗救 (末唱)
【金蕉葉】 我我我便有幾顆頭敢違宣抗敕。一句話惱得從頭便至尾,怎著我這胡老子安邦定國?你何不去教李道宗相持來對壘?
(徐云) 老將軍便有風疾,也請下高麗走一遭。(末云) 軍師,我這等模樣,若到陣面前爭先,鐵扇子團花遮箭牌,兩陣對園,擂鼓搖旗,吶喊一聲。那邊問道: 大唐家甚么人出馬? 俺這里無人回答。他那里又問: 大唐家甚么人出馬? 俺這里叫兩個小卒,這每一扶上俺到陣前,對那邊說道: 我便是尉遲敬德??刹恍咚懒巳艘? (唱)
【調笑令】 他覷了俺這般樣勢,臨老也帶著殘疾。軍師,你覷波,我卻甚么閫外將軍八面威。但開口只說他是唐家苗裔,只好去那高麗國倚官挾勢。若不是軍師勸諫赦了罪累,險些個死無葬身之地。
(徐云) 老將軍請走一遭,扶持社稷。(末唱)
【禿廝兒】 我怎扶持江山社稷,難掄他那鞭簡共楂槌。你可待強扶持尉遲在軍陣里。高麗家搦相持,可教誰敵?
【圣藥王】 軍師你莫疑惑,我其實的去不得。到朝中說與圣人知,我如今年紀近了七十,染病疾,提起那排軍布陣似呆癡。(徐云) 常言道,老將會兵機。(末唱) 休休休,便休提老將會兵機。
(卜云) 老的,你那拐兒? (末云) 婆婆,老夫風疾舉發,去不得。(徐云) 老將軍去不得,老夫告回。(末云) 婆婆,送了軍師出去。閉了門。(徐做出門科云) 我觀此人容貌,不是那有病的。方才拜下去,那兩條胳膊猶如鐵柱一般。那老夫人又在旁邊說道: 老爺,你那拐兒,眉頭一展,計上心來。眾軍校那里?(卒上云) 有何分付? (徐云) 你眾人到這人家去安下,要他男子漢鍘草喂馬, 女人家補衲襖革鞋。 你說: 我是下高麗的小軍,他家是有錢的,你問他要白米飯,炒嫩雞兒,沖糯酒兒吃。那個老子無禮打將去。(卒云) 列位,方才老爺分付,著俺揀這房子打進去。開門! 開門! (末云) 婆婆,又是什么人在外頭叫,不要放他進來! (卜云) 理會得。(卒云) 我每是下高麗的小軍,行到這里,天色己晚,借你房子歇息一歇息。男子漢鍘草喂馬,女人家補衲襖革鞋, 又要白米飯, 炒嫩雞兒, 沖糯酒兒吃。 夜晚間又要洗洗澡,槌槌腰,剌剌屁股兒。(卜云) 村弟子孩兒! 你是甚么人,這等無禮,待我哄他一哄。你在這里歇息,我閉了門者。(卒作叫嚷介) (末云) 婆婆,外面又是甚么人喧嚷? (卜如前云) (末云) 這廝好無禮,待我自去回他。眾長官,我這房屋窄小,養不得馬,你到別家去罷! (卒云) 放屁! 你不肯,打你老子! (末唱)
【麻郎兒】這廝他便惡狠狠的叫起,雄糾糾的欺誰。你毀傷我唐家宰職。(打介) 著這廝吃我一會兒腳踢拳槌。
【幺篇】你便惱翻了尉遲、性起,一只手抓住他頭髻,縱虎軀輕舒猿臂。 我便革支支撧得你粉碎, 一會兒教你死。
(徐輕輕至尉背后,扳介) (末唱)
【絡絲娘】 是誰人扳住了尉遲敬德。(徐云) 老將軍,你風疾好了么? (末唱) 只被你敗破了我謊也軍師世勣。正是船到江心補漏遲,我不解其中尊意。
(卜云) 老爺,你的拐兒哩。(末云) 遲了也。(徐云) 小校,這就是總兵老爺。(卒云) 老爺,小的有罪也。(徐云) 老將軍,只今日復還鄂國公之職,就領兵下高麗去。有功重加升賞,此去只是老將軍年老也。(末唱)
【耍三臺】你須知咱名諱,盡忠心天知地知。這一場小可如美良川交兵的手段,御科園單鞭奪槊的雄威。小可如牛口谷鞭伏了竇建德,小可如下河東與劉黑闥相持。你看我再施逞生擒王世充的英雄,你看我重施展活捉雷世猛當時的氣力。
(徐云) 老將軍,你那時年紀小,跨下神烏馬,腰懸著水磨鞭,弓開得勝,馬到成功。今日年紀高大了,便好道老不以筋骨為能,只怕你也近他不得了。(末唱)
【幺篇】 我老只老呵,老了咱些年紀,老只老呵,老不了我胸中武藝。老只老呵,老不了我龍韜虎略,老只老呵,老不了我妙策神機。老只老呵,老不了我一片忠心貫日,老只老呵,尚兀自萬夫難敵。(徐云) 老將軍你便索要去,只怕你老了去不得。(末唱) 俺老只老,止不過添了些雪鬢霜髭,老只老,又不曾駝腰曲背。
【尾聲】老只老呵,只我這水磨鞭不曾長出些白髭須,量這廝何須咱費力。(帶云) 你看這廝,明日在垓心里,綽見我那鐵撲頭,紅抹額,烏油甲,皂羅袍。(唱) 他便跳下馬受繩縛,著這廝卷了旗,卸了甲,收了軍,拱手兒降俺這大唐國。(下)
(徐云) 想著那老將軍果然無病,老夫略施小計,使他登時激發,就領兵交戰去了。下官即去回圣天子命也。(下)
黃公三略書: 黃公于圯上贈張良的兵書,此泛指兵書。六韜: 書名,因分文韜、武韜、龍韜、虎韜、豹韜、犬韜等六卷故名。此指熟悉韜略。運籌: 籌畫。帷幄: 古時軍帳。此兩句引用 《史記 ·高祖本紀》語。秦瓊: 即秦叔寶,唐朝開國元勛,拜授左武衛大將軍,封翼國公。多病閑居。
敬德: 即尉遲恭,勇武善戰,為李唐王朝累建奇功。官拜都督,封鄂國公。搦: 引,挑惹,亦作捺、勒。房玄齡: 即房喬,唐著名朝臣,任尚書左仆射,封魏國公。風病: 指風痺,半身不遂。徐茂公: 即徐茂功,為唐開國功臣,拜官尚左仆射,封英國公。善謀略,多智慧。介休: 山西省縣名。敬德曾為劉武周偏將,于介休拒唐軍,后降唐。刬地: 無端地,平白地。子房: 指張良,字子房。立漢有功,封留侯。相傳反對劉邦殘殺功臣,拂袖歸隱?;磉_: 胸懷開朗通達。高士廉、杜如晦: 均官至尚書右仆射,為唐開國功勛卓異。殷開山、程咬金: 殷官至兵部、吏部尚書,程拜授左領軍大將軍。劉文靜: 為唐開國累立大功,封魯國公。閫 (kun捆) 外:郭門以外。 革(weng翁) 鞋: 靴筒子。 革支支: 同各支支, 撕肉折骨的聲音。撧(jue撅): 折斷,拗折。“美良川交兵”句: 述敬德降唐前、領兵追李世民于美良川,為唐將奮力救回的事跡?!坝茍@”句: 述李世民為單雄信追趕,敬德于御科園單鞭躍馬,勇奪單長槊的事跡?!氨薹倍洌?此二事《舊唐書》均有記載,不是敬德所為。
《敬德不伏老》是一本寫人比較成功的雜劇。全劇從結構上看,不像一般戲劇圍繞某一中心事件,緊湊、連貫、集中地推進劇情發展直到結局解決沖突。它是以人物性格某一方面的特點結構了三個矛盾沖突,使人物的性格不斷得到深化。
全劇第一折的沖突主要發生在敬德與皇叔李道宗之間。唐皇設功臣宴,言明功高簪花上坐,功低無花下坐。有不服筵規者,先斬后奏。這使功勛累累的敬德頗為高興,自認為除秦叔寶外,無人可出其右。誰知就在他興沖沖地準備飲下功臣筵第一杯美酒時,卻被皇叔李道宗劈手奪走。一邊是皇叔,一邊是榮譽,要榮譽就要得罪皇叔甚或唐皇,忍受屈辱便要當著滿朝功臣踐踏自己的榮譽,否認自己輝煌的過去。人物性格在這沖突的尖端頓現紙背。敬德經過片刻的躇躊,放棄了前者,選擇了后者,打了鬧筵的李道宗。這里還有敬德的理性思考,他認為作為被觸犯的一方,是無辜的,鬧筵的恰恰是對方,更何況李道宗筵宴上說了犯忌的話:“現在是太平時世,不用你了?!痹谝粋€專為功臣而設的筵宴上,這話是絕對不能原諒的。但是處理的結果卻大出敬德意料,要斬的是敬德,而不是李道宗,并且在主筵官房玄齡的眼里,像敬德這樣一個有“擎天手段”,“神烏馬踏成了這唐社稷”、“水磨鞭打就了李乾坤”的蓋世功臣,竟是一個不知“文臣之禮”的“著鐵之夫”,只宜“苦耕三頃地,持著一張犁”。這種功臣筵上處罰功臣的奇怪現實,使沉溺在立國功勞中而沾沾自喜的敬德清醒了: 自己用生命換來的榮譽實在是虛弱虛假之至,而口口聲聲重功臣的賢明君王,擺功臣筵其實只是在做表面文章,裝璜門面。在唐皇那里,重要的是皇室“一枝一葉”,哪怕他“非武非文”,不“曾立什么功勛”,就可以“欺負俺開國的功臣”。原因就在于你雖有功勞,卻是毫無血緣關系的“四海他人”。這種發現使敬德吃驚、失望,也使他釋然猛醒。盡管在與李道宗實際是與唐統治者的沖突中,尉遲恭失敗了,但他并不為自己的選擇后悔,他捍衛了自己的榮譽、尊嚴,即使付出了失去富貴高位的代價。他為自己的選擇自豪:“明日圣上問道,哪個敢打皇叔李道宗,列位大人就說是我尉遲?!彼m然失敗了,但他仍然是一個英雄! 至此,一個敢作敢為,轟轟烈烈的形象便樹立起來了。
第四折的沖突,發生在敬德與鐵肋金牙之間。這前后兩個沖突,因沖突雙方處在尖銳的對立狀態,因此,動作性強,推進迅速,對人物性格的表現也是粗線條的。而第三折的沖突則完全不同,在這一折里,沖突的雙方是多年故交,沖突的性質也不是敵對的,因此,更多的是內在意志的較量,表現得舒緩、細膩,在情緒氛圍上也少了劍拔弩張的強度,多了些詼諧、多趣的機智。
第三折的沖突,在尉遲敬德與徐勣之間展開,由三個回合組成,前后鎖連,銜接緊密,集中敘寫了徐勣與敬德斗智的經過,活畫出兩個形象。
第一回合,由雙方的三次交鋒構成了沖突的三次起伏,以敬德獲勝結束。徐勣未來之前,尉遲恭已做好充分準備,先是假裝中風,后又恐徐勣足智多謀,在挑起往年相持撕殺的事跡時,一旦忘乎所以而露出破綻,于是讓夫人以拐杖為記提醒,“就這等風疾起來”??此浦鲃?,其實被動,透露出尉遲對于徐交鋒的信心不足,緊張、怯懼。與敬德相比,徐勣要從容的多。他的任務是請敬德出山,但他第一步要做的則是探病。他要弄清: 敬德有病無病,有病,何病? 無病,揭開偽裝。因此,在與敬德見面后,他放出第一著,先是一拜。這貌似無意的見面禮,卻暗藏心機,是對敬德的試探: 在敬德的還拜中細察敬德病情。敬德端然不動,并不上當,只以風疾推卻還禮。第一次交鋒的小小失利,使徐勣意識到敬德是早有準備的,所以,他轉而以敘舊來轉移視線,麻痹對方。隨即突然切入敬德病情,想在敬德放松警惕的情況下,有所突破,但未能奏效。敬德防范嚴密,輕輕一句回過,又轉向另一話題,仍然敘舊。徐不得不虛與委蛇。第二次交鋒徐勣仍未占上風。前兩次得勝,鼓舞了敬德。第三次交鋒,敬德主動出擊,欲逼出徐的來意,好一口回絕,以盡快結束相持局面。這種主動一則是兩次得勝給了他勇氣信心,同時也是他心虛怯懼的表現,他更怕被徐“足智多謀之人”打破缺口,識出作假。敬德迫不急待詢問來意,徐便直言不諱,先誘以有功升賞,立遭回絕; 又以“違宣抗敕”壓之。按徐勣與敬德交情,當然無需以權勢咄咄逼人,但他清楚這個話題對敬德是最敏感不過的,容易引出他內心的波濤洶涌。敬德果然激動異常,說出心中不滿:“何不去教李道宗相持來對壘?!笨吹骄吹虏恢挥X落入計中,徐勣暗暗高興。因此,并不打斷敬德話頭,只是反來復去央請“老將軍走一遭”,然后,出句贊語“老將會兵機”,敬德是經受不住恭維的人,便精神振奮,多虧夫人急忙提醒“拐兒”,才使他又退縮回來。但這并不高明的招術,不唯瞞不過徐勣,反而露出敬德的蛛絲馬跡。徐深知這樣直接交鋒實難有大的突破,遂告退,另行設謀。第三次交鋒似乎敬德獲勝,但徐勣只是另一次進擊的主動退讓。
第一個回合,徐勣已經探明敬德并無風疾,目的達到?,F在要做的只是第二步,讓敬德的偽裝剝去。而敬德卻被第一回合的勝利沖昏了頭腦,認為此番獲勝,便可高枕無憂。由此可見出下一個回合孰勝孰負的端倪。
第二個回合,徐勣抓住敬德性格急躁、容易沖動的弱點,安排小校冒充高麗兵卒騷擾敬德。其實,此中機關只要稍微冷靜思考,便可識破。遠在鴨綠江邊的高麗軍“單搦尉遲出馬”,尉遲尚未出馬,又怎么可能長驅直入來到職田莊?但尉遲敬德頭腦發熱,不辨真偽,貿然出拳,正中徐的妙計。這一“腳踢拳槌”輕易露出馬腳,“敗破了風疾”。但徐勣并不到此為至,接著發起第三個回合,因為,他要的是一個既甘愿出征,又充滿了必勝信念、精神抖擻的“不伏老”迎敵。于是,他順勢采用激將法,聲稱對方年紀高大,筋骨衰竭,難跨神烏馬,難擎水磨鞭,敬德的好強暴躁,決定他必然順著徐勣的軌道前行。
這一折,作者以人物性格的內在邏輯發展巧妙地設計沖突,一波三折,自然而令人信服地展示了矛盾的解決過程,也突出了敬德的貌似精細,實則忠勇、沖動、急躁、粗憨,徐勣的精細、周密、足智多謀。全劇用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設計戲劇沖突,既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畫,又在表現手法上顯得繁復多樣,避免了單一造成的欣賞心理的疲倦。
上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關漢卿·救風塵(第三折)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沈起鳳·文星榜(第二十五出罵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