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楊訥·劉行首(第三折)
道家祖師王重陽,遇見唐時女鬼,求他超度。他命她先托生于汴梁劉家,還了五世宿債,然后由他的徒弟馬丹陽度脫。女鬼依命,投胎托生。二十年后,由女鬼托生的劉倩嬌已成為汴梁妓女行首。重陽節,她應官府召喚,途中問路,碰上馬丹陽。馬勸她出家,但劉行首貪戀風月,凡心太重,已忘卻前世之事,不能省悟。劉行首欲嫁員外林盛為外室,馬丹陽再次來度化,卻遭林員外和老鴇的阻攔。馬丹陽運用法力招來林的妻子兒女大鬧一場,林只得罷休。于是劉隨馬前往城西一庵中。林員外和老鴇還不死心,隨官府祗侯追至庵中,誣馬丹陽將劉拐走。經過一番爭斗,馬丹陽向林員外等講明全部緣由,然后引劉行首出家修道。
(凈扮林員外上云) 小生姓林名盛,字茂之。在這汴梁城內開著座解典庫。這里有個上廳行首劉倩嬌,我和他作伴。我一心待要娶他,他有心待要嫁我。爭奈有老婆在家,和我生了一兒一女,我因此不好說得。前日劉大姐道:“你來我問,你肯娶我時,我嫁了你罷。”我仔細想來,他有這等好意,怎生辜負了他。不若娶將他來,則在外面住,豈不美哉! 今日安排酒果,親自到他家問親, 走一遭去。 (旦上云) 我正說你, 你來了也。 (林員外云)我一徑的問你,奶奶在家不在家么? (旦云) 在家,你且坐。你要娶我呵,休了你大娘子,我便嫁你。你不休,不嫁你。(林員外背云) 我雖然不休,我且哄他。(回云) 我休,我休! 將酒來,。咱且飲幾杯。(旦云) 你快休了罷! (正末上云) 劉行首也,你不知來處來,去處去,你待嫁林員外,不爭嫁了林員外時,著我去師父行怎生回話? 須索往他家點化去咱。你看世間凡胎濁骨,誰識貧道也? (唱)
【中呂粉蝶兒】 休笑我裝鈍裝呆,看了幾千場柳凋花謝。笑興亡自古豪杰,遮莫你越邦興,吳國破,爭如我不生不滅。枉費了唇舌,他逃不出一生冤業。
【醉春風】 這一個無記性的馬丹陽,我直度你不回頭的劉大姐。當街上吃了這一場潑拳踢,著我去誰跟前說,說。(帶云) 我度你呵!(唱) 恰便是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
(見旦科云) 稽首。(旦躲科) (正末笑科云) 你躲往哪里去?(林員外云) 姐姐,你休怕這先生。(旦云) 先生,你來這里,有什勾當? (正末云) 我來抄化你出家去。(林員外云) 他娘問我要三千貫,還不肯嫁我。你若抄化的他出家去,我也做先生去也。(正末哭科) (旦云) 我試問先生,你哭為什么? (正末云)你問貧道哭為什么來? (唱)
【迎仙客】 自哽咽,暗傷嗟。(云) 貧道哭呵,不為別一件。(旦云)你為什么? (正末指旦科) (唱) 哭你那二十年道心在何處也? (云)你跟貧道出家去來。(旦云) 我嫁了林員外也。(正末唱) 你當日古墓里將祖師參,(旦云) 今日嫁了林員外也。(正末唱) 你今日向林員外將貧道撇,比著往日全別。(帶云) 我著你做神仙呵,(唱) 怎倒惹的你愁眉結?
(旦云) 你是無君臣父子,不守祖業的,這等人便出的家。(正末唱)
【紅繡鞋】你道我身墮懶拋離了祖業,也不似你性癡迷早忘了巢穴!(林員外云) 大姐說的是,這窮先生則要茅庵里身墮懶哩。(正末云) 林員外, (唱) 你這般帶眼安眉也隨邪, 他母親狠似那雙蟳蝎,毒似兩頭蛇,呆漢,誰著你去火坑中將身子兒舍?
(林員外云) 將這風先生推出去! (林推正末出門科) (正末做叫科云) 劉行首,跟我出家去來。(林員外云) 那風先生還在那里叫姐姐哩,你坐一坐,我更了衣服便來。(下) (旦云) 哎,被這先生纏得心煩,且自打睡一會兒咱。(旦睡科) (正末云) 則這般他也不省,則除是恁的。(下) (扮東岳神上云) 小圣東岳案神,奉王祖師法旨,二十年前送劉行首托生下方。今日馬祖師度他不肯回頭,乃是小圣之罪,須索夢化此人成道。劉行首,劉行首,吾乃管托生案神,奉祖師法旨,二十年前你是一陰鬼來,著我送你下方做女子身,遇馬祖師便回頭。今日你迷卻正道,是小神之罪。(詩云) 你二十年死生冤業,到如今未經還徹。馬丹陽只在門前,休忘了天淡曉風明滅。劉行首,你休推睡里夢里,吾神回去也。(下) (旦驚醒科云) 嗨! 劉行首也,若非祖師慈悲,已落輪回之內。我記的這篇詞來: (念科云) 天淡曉風明滅,白露點蒼苔敗葉。端止翠園,黃云衰草,漢家陵闕……怎么忘了后句? 未知馬祖師在那里? (正末拍手上念詞云) 咸陽陌上行人,依舊名親利切。改換朱顏,消磨今古,隴頭殘月。(旦云) 誰唱? 我開門去看。(見科) (正末云) 劉行首,你省也么? (旦跪云) 師父,弟子省了也。(正末唱)
【普天樂】你恰便發凡心,施乖劣,(帶云) 你成道呵,(唱) 比乘風的未似,比立雪的爭些。三百年守在古墳,二十載還了煙月。師父當時分明說,若見我急早來者。(帶云) 我不度你呵,你嫁了林員外也! (唱) 早則不敲番鶯燕,分開翡翠,拆散蜂蝶。
【上小樓】我將這連理枝樹撅,雙頭蓮撧。我著你便蓬島風清,陽臺霧鎖,楚岫云遮。棄死歸生,回光返照,休侵枝葉。你將這干家心擔兒交卸。
(林員外慌上科云) 這先生無禮也,怎生把劉大姐哄的這里來。(旦見林脫衣服做風科) (林員外云) 罷了,姐姐發狂了也! (正末唱)
【幺篇】他將那頭面揪,衣服扯,則見他玉佩狼籍,翠鈿零落,云髻歪斜。(卜兒上云)林姐夫,大姐風了也! (正末唱) 他不風,你自呆。休來牽惹,端的是他心涼你心干熱!
(卜兒推正末科云) 這先生是妖人,二會子法教俺姐姐風了。咱扯住他見官去來。(正末唱)
【滿庭芳】你將先生緊扯,你休施懆暴,莫逞豪杰。他二十年冤業都還徹,(旦扯正末云) 我跟師父去者。(正末走科) (林員外趕打科)(正末唱) 你躲了休將他大道攔截。我度你個小鬼頭冰清玉潔,單注著老妖精祿盡衣絕。(卜兒云) 我則有這個女兒,早晚養活我哩。(正末唱) 你那里便休胡說,他今朝省也。(卜兒云) 他今日風了,怎生伏侍我。(正末唱) 方信道風起雨云歇。
(林員外拖末見官科) (正末云) 你自的管不得,你倒拖貧道見官去。疾! (林旦引二俫上云) 妾身是林員外的渾家是也。俺那員外近來養著一個弟子,喚做劉行首。俺員外一個月不來家,我如今往劉行首家尋員外去。尋不著,萬事罷論; 若尋著呵,我不道饒了他也! (做見旦鬧科云) 員外,你不回家來,原來在這里! 做個停妻再娶妻,我和你見官去! (林員外慌跪科) (正末云) 林大嫂,他要休你,娶劉行首。我勸他,他倒打貧道哩。(林員外云) 這先生倒會管老婆舌頭! (林旦云) 你要官休? 你要私休? (林員外云) 官休怎生? 私休怎生? (林旦云) 你要官休,我和你見官去。你要私休,跟我家去便了。(林員外云) 我則要私休罷! (正末唱)
【快活三】 一壁廂嬰兒將衣袂扯,姹女將帶揪者。你和那墻花路柳廝和協,倒和親媳婦無疼熱。
【鮑老兒】 自火院深沉向未徹,怎管的閑花風月? 自冤業無明火未斷絕,又生出閑枝節。(帶云) 林員外! 你早不娶了劉行首也。(唱)花殘月缺,弦斷鏡破,瓶墜簪折!
(卜兒云) 我和你見官去來! (正末云) 你和我見官去? (正末與旦打耳喑科) (旦云) 理會的。(不風科) (卜兒云) 我女兒不風,便不告你。(正末唱)
【耍孩兒】 勸修行心念無明夜,呆弟子今朝省也。奉吾師法令到蓬萊,著我便提拔出你虎窟狼穴。休占風月門庭鬧,莫厭蓬萊路途賒,回首是神仙闕。你將氣心財性,權且離別。
(云) 劉行首,你母親平生冤業不少也。(卜兒云) 除了要錢,別有什么罪? (正末云) 我說與你聽咱。(唱)
【三煞】 為錢呵搬的人爺娘恩愛忘,夫妻情分絕,典房賣地將家私舍。形消骨化皆因此,家破人亡不為別。舍性命,輕拋撇,則戀著星眸皓齒、杏臉鶯舌。
【二煞】 將郎君腦蓋敲,子弟每筋髓撅,怎當他轉關兒有百計千謀設。逼得人剜墻鉆窟將金資覓,仗劍提刀將財物劫,都積趲下來生業。跟著我,我著你化災變福。改正除邪。
(旦云) 弟子送師父出去。(正末唱)
【煞尾】 我出門,(做推卜兒科) (唱) 你入門。(卜兒哭云) 哎! 兒也! 兀的不痛殺我也! (正末唱) 暫時間且略別,三日后向城西傳取長生訣,管著你跨鳳乘鸞赴仙闕。(同旦下)
(卜兒云) 今日俺女孩兒劉行首隨的那先生走了,我見官出首去來。(下)
解典庫: 即當鋪。 行 (hang杭) 首: 對上等妓女的稱謂。 雙蟳蝎:蟳, 應為“蕁”, 即蕁麻, 因其上有毛芒, 觸人如蜂蠆毒刺, 故名蝎子草。 雙蕁蝎,猶言雙刺蝎,雙尾蝎。輪回: 佛家認為世間眾生莫不展轉生死于六道之中,如車輪旋轉,稱為輪回,惟有成佛之人始能免受輪回之苦。乘風的: 指南朝宋宗愨。愨年少時,其叔父宗炳問其志,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绷⒀?《宋史·楊時傳》: 楊時“一日見 (程) 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蓬島: 即蓬萊島,傳說中的神山名,泛指仙境。陽臺、楚岫: 宋玉 《高唐賦序》:“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云,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背都次咨剑蛭咨皆诔硟?。后來泛稱男女歡會之所為陽臺、巫山或楚岫。
《劉行首》 的故事自然荒誕不經,如果要說它還有什么可取之處,那就是馬丹陽度劉行首時的不屈不撓精神。在度劉過程中,馬丹陽先是挨打、啼哭、求神,繼而又叫劉裝瘋,最后自己裝死、召徒弟,出乖露丑,裝神弄鬼,前后經歷幾次波折,才算奏效,完成師命。此劇在藝術上頗有可取之處。其結構特色是人物之間的連環式關系。這個關系在劇中表現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馬二度劉而無功,劉與老鴇及林的“塵緣”還很牢固;第二階段,經過東岳案神之助,使劉省悟,愿隨馬出家修道,但她還沒有斷絕塵緣; 第三階段,經馬幾度運用法力,終使劉斬斷“塵緣”,了卻凡心。在情節上則是兩個大回合,四個波折。第一次度劉未能成功,是一個波折; 再度,亦失敗,又是一個波折。經兩次波折之后,第三次才成功,這是第一個大回合“皈依道門”。
劉省悟之后,老鴇和林員外在妓院內當場阻攔,馬用法力分別制服了他們,這是一個波折。在這一波折中,林員外要扯馬去見官,但當其妻來后,他反被妻子要扯去見官,扯人者成了被扯者,形成了喜劇性場面。到了城西,老鴇和林又趕了上來。馬又用法力制服他們,這還是一個波折。在這個波折中,林員外叫來祗侯要拿馬去見官。誰料想他將馬打“死”后,祗侯、六賊反要拿林去見官。拿人者成了被拿者,又一次形成喜劇性場面。經此兩度波折,劉一心隨馬出家。這是第二大回合——“斬斷塵緣”。
結構上的連環關系,情節上的回合波折,形成全劇的大沖突和小沖突,相互連鎖,層層推進,顯得結構緊湊,情節起伏,收到很好的戲劇效果。
在語言上的最大特色是既通俗流暢,又含蓄雋永。這除了純熟地運用大量口語以外,主要得力于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一是雙關。馬丹陽是道家信徒,傳道布經多用雙關隱語暗示其意。如第二折,劉行首說“見鬼”屬無意,馬丹陽說“見鬼”明里接劉之話,暗指劉的前身原本為鬼?!罢馈北砻嬲f劉走了正道,實指道家“正道”?!靶÷贰北砻嬲f劉走的是小巷,實指她貪戀風月的生活道路。“那里來,那里去”,表面說叫劉仍沿來路走回去,實指她應回到做女鬼的地方去?!吧锨嘞觥币喟凳镜玫莱上??!皷|不知南不知,你北不著西不著”,表面言迷了路,實指劉迷了本性,忘記了皈依道家。劉說“重陽”,指重陽節,馬說的“重陽”則指王重陽?!盎ㄔ卵北砻嬲f劉為妓女,實指劉前身為女鬼。劉說“纏殺人”指馬的糾纏,馬說“纏殺人”則指劉為女鬼時也曾纏人。馬丹陽所說這些雙關隱語,意在要點化劉,所以不明說而暗示,以俟其自悟。這些雙關的運用,一箭雙雕,精煉生動,耐人尋味。但若用得過多,則有隱晦難曉之嫌。
二是博喻。博喻即同時用多種事物比喻一種事物。博喻又往往由排比組合而成,成為兩種修辭手法的并用,這便大大增強了語言的容量和氣勢。如第三折 【醉春風】“恰便似沙里淘金、石中取火、水中撈月?!卑讶齻€比喻排比起來,構成博喻,表現了馬度劉的困難之大。【普天樂】“比乘風的未似,比立雪的爭些”用兩個比喻組成,表明劉出家誠心不足?!霸鐒t不敲番鶯燕,分開翡翠,拆散蜂蝶?!苯舆B三個比喻排比,渲染了劉不出家而嫁林以后的可怕后果?!旧闲恰俊拔覍⑦@連枝樹撅,雙頭蓮撧。我著你便蓬島風清,陽臺霧鎖,楚岫云遮。”甚至用五個比喻組成博喻,將馬的欣喜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
三是仿擬。接住原文的方式口吻,再造一個新句。如第二折:【叨叨令】“你低聲鬧,高聲鬧,怎鎖住心猿鬧? (旦云) 我如今花星照,福星照,正好受用哩。(正末唱) 你道是花星照,福星照,怎不怕災星照? (旦云) 你放我去,我去的遲了,俺媽媽罵我。(正末唱) 則聽的虔婆教、五奴教,怎不受神仙教? (旦云) 去的遲了,官人每怪我也。(正末唱) 你只怕官人叫、令史叫、怎不怕閻王叫?(帶云) 劉行首,(唱)你今日可便省的也么哥,可便省的也么哥?你會唱升平樂、太平樂,怎不唱逍遙樂?”這一連串模擬,是馬緊接住劉的話,順勢反問,非常有力,使人物的語言活潑有趣。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蔣士銓·冬青樹(第二十九出柴市)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朱素臣·十五貫(第十八出廉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