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袁于令《西樓記·疑謎》原文與翻譯、賞析
(生恨介)畢竟是趙伯將與父親說的,又領我每惡奴去打逐,致令父親嚴禁,教我別也不得一別,回書也寫不得一紙,好生可恨。且住,書中不知有什么言語,想必生死之約在內。咦,還有一件在里邊,捏去又不硬又不軟,不知是什么東西。咳,封函上圖書密密,花押重重,又貼兩對紙方勝兒,可不用心也。待開只愁腸斷,不開時又忍不過,怎么好?
【紅衲襖】(生)看他燦瑩瑩盡淚斑,間著那印章紅花字幻,待開時只恐添悲惋,不開時那得我心上寬。細細將指甲兒挑下闌,乍破緘不覺得香氣散。(開書介)呀,原來一股發兒,直恁的香也,早是一股發兒裊裊的好似烏云也。呀,為何一幅素紙,并無半字。恁教人猜謎難。待我猜一猜。
【前腔】 敢是為愁多不耐煩,敢是怯纖纖慵染翰,敢是我淚模糊不見蠅頭柬,敢是你暗中揮忘了筆硯干?莫不有孫汝權剔弄奸?若是被人換了,如何原封不動,印記分明,且留香云在內?想是厭套書寒溫泛,就是不落套,為何一句也沒有?呀,是了,他因我父親驅逐,料不成事,把啞謎來回絕我。多應把斷發空書做了決絕回音也,痛殺人也,好似剜肺肝。咳,好痛殺人也。
《西樓記》 四十出,原為《西樓夢》,相傳為作者自況身世之作。劇寫明代京畿道御史于魯之子于鵑,字叔夜,少有文名。妓女穆麗華,字素徽,厭倦風月,喜讀詩書,最愛于鵑《錦帆樂府·楚江情》 一詞,題寫于花箋。叔夜偶得花箋,感其知己,至西樓相會。素徽扶病出見并歌 《楚江情》,二人以簪、玉為贈以定終身。叔夜友趙祥忌恨于鵑刪己之曲譜而讒于于魯,叔夜被禁府邸,素徽亦不得寧居而被迫遷杭州,臨行作書與于鵑約別,卻誤以白紙封入。叔夜得書,百思不得其解。素徽待于郎不至而抱恨遠行,至錢塘被鴇母所騙,賣于相國公子池同為妾,素徽以死拒,池同不敢強。叔夜相思染病,嘗夢至西樓,為眾人亂擊而醒,病益篤。老妓劉楚楚適杭而誤傳于郎訃音,素徽絕望自縊,為侍女救醒。楚楚歸途中又誤傳素徽死訊于叔夜之友李節。李節上京會試遇叔夜,告以素徽噩耗,叔夜大慟,在場俠客胥表非常同情于生。值素徽佯稱為叔夜作法事后與池同成親,實乃思事終自盡。胥表偕妾輕鴻過此,設計擾亂法堂,舍輕鴻而救素徽,上京尋叔夜,而叔夜草草應試后又擬南去收葬素徽骨殖。胥表南尋叔夜告以詳情,且贈以駿馬相別,后邂逅池同、趙祥,聞知二人要雇人刺殺于鵑,怒殺二人,潛跡他方。叔夜得胥表相助,趕上試期,中會試第一,廷試狀元,乃與素徽團圓。今選 《疑謎》 兩支曲子,即通過素徽捎書、叔夜讀信一段細節,展現了一位貴公子難得的癡情至性。
叔夜抱怨舊友反目,進讒于父親,致使自己被拘管在家,又聽說素徽被家中派去的惡奴趕逐,別說不能面別,連寫封回書的機會也被剝奪,心中記掛,焦恨不已。正當此時,他接到了素徽的信箋,喜出望外中他推測一定是素徽的生死之約。用手拿捏,發現其中另有物事,而且函封謹慎、花押重重,還精心折疊了小巧堪憐的紙方勝兒,足見素徽一腔切切思情。但真要開信時,卻又躊躇猶疑了: 信中究竟寫了些什么,該不會有什么不測的言語吧? 拿著信箋如同舉著千斤重物,看那滴滴清淚灑滿素箋,綴著印章紅花,一片繚亂。開信吧,怕聞傷心消息、斷腸之言; 不開信吧,又實在打熬不過、放心不下,心間事真叫人百費斟酌,徒喚奪何。鼓足勇氣,他輕輕挑開封口,一股濃濃的香氣就撲鼻而來、四處彌漫。正當叔夜驚喜地發現素徽的感情信物——一縷青絲裊裊婷婷飄落手邊,以為得到了什么愛情誓約時,一幅無字素箋映入了他的眼簾。面對這一場突兀,叔夜恍恍惚惚,一時胡思亂想起來: 難道是她愁情難堪、不愿留下片言? 難道是她疲憊脆弱,不敢提筆落墨?莫不是我淚眼婆娑,沒看清她小巧娟秀的字跡? 莫不是她情急之中忘記了蘸墨潤筆? 亦或是有歹惡小人從中做了手腳? 他前后掂量,此事太過蹊蹺,如果有人存心換書,那為什么原封不動,印記分明,一縷青絲尚在其中? 既便她不愿意敘寒溫流于俗套,也不應該只字不提呀?顛來倒去、思前想后,他最后終于意識到,經由父親這一場趕逐哄鬧,素徽許是早知事有不濟,心灰意冷了,遂以斷發空書來回絕自己,而這種結局是他絕沒有想到,也最不愿意接受的。他情不能已,喊出了 “痛殺人也,好似剜肺肝” 的苦楚之聲。
此劇乃作者得意之作,若非親身經歷、何其逼真乃爾! 此劇通過貴公子與歌伎終成眷屬的曲折故事,贊美了不為門第、權威和家長制所懾服的堅強、忠貞的愛情,頌揚了重義捐生的義俠精神,可謂褒貶分明; 情節曲折而不離奇,跌宕有致。因為故事真實、熟俗、感人泣下,加上作者妙語疊出,一經寫成,遂廣為傳誦演唱。
上一篇:《西廂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西游記·村姑演說》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