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傳奇·朱素臣《秦樓月·淚吊》原文與翻譯、賞析
(旦) 呀,一路行來,又早虎丘漸近也。
【滾繡球】奴不是愛鮮風(fēng)逐馬蹄,也不為斗新妝整鳳屐。一任他最牽情種花成市,也不管慣撩人賣酒張旗。奴則為惹朝朝冶艷愁,動年年搖落悲。怕桃李顏鏡中難駐,車馬客戶外終稀。打算著紅顏同調(diào)惟憐汝,除卻了青冢知心更數(shù)誰,因此上獨吊名姬。(小旦)姐姐,上得山來,這搭兒就是真娘墓了。(旦) 這就是真娘墓了。呀,你看青山寂寂,黃土累累。
紅粉如花,自昔情緣在否?綠云委地,而今冤債填無?真好可憐人也。
【叨叨令】俺則見花兒草兒,荊荊榛榛的廢。那里覓碑兒碣兒,模模糊糊的記。早已是歌兒舞兒,深深沉沉的閉。只落得狐兒兔兒,縱縱橫橫的戲。兀的不痛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慘殺人也么哥,少什么風(fēng)兒雨兒,雜雜沓沓的至。憑吊多時,不覺凄然淚下。繡煙,你可將此尊酒,墓前澆奠,容奴哭拜一回。(小旦奠酒,旦哭)。
(拜介) 阿呀,我那真娘嗄,你在生時節(jié)呵!
【脫布衫】 想著你簇香車細(xì)骨柔肌,想著你溜金釵淺笑輕啼。想著你逗靈犀月冷燈微,想著你掃長蛾粉濃脂膩。今日里呵!
【小梁州】 長夜冥冥磷火吹,半抔土漸不成堆。奴若與你比方,卻有萬分不如你處。你當(dāng)年存沒有人知,奴家呵,塵埃棄誰把小名提?只是還有一件,既然你珊衾夜夜呼連理,怎便一概覷露水夫妻。何不謝高名,收急淚,早得鴛鴦并化,梓樹一雙棲。也罷,不免就此頹垣之上,題詞一首。一為奴家寄慨,一為真娘解嘲。(題介) 香紅歇,青山一閉無年月。無年月,松枯柏老,同心難結(jié)。東君不管花如雪,消磨鶯燕憑誰說。憑誰說,秋煙秋雨,幾堆黃葉。右調(diào)《秦樓月》,寓虎丘維揚女子陳素素題。
【快活三】 您那里芳魂逝,俺這里怨句題。奴是你九原知己不須疑,鑒取這傷心一點青山淚。
《秦樓月》傳奇是今存朱素臣的劇作中惟一的一部在清代曾刊刻的作品。刊刻的時間為康熙年間,卷前有吳綺序,正文為著名戲曲家李漁評閱。李漁評云: “遠(yuǎn)則可方《拜月》,近亦不讓 《西樓》,幾案氍毹,并堪心賞,此必傳之作。”對此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從這里所選的第三出 《淚吊》 中的幾段曲詞,可以看出此劇應(yīng)是清代傳奇的名篇,李漁所評不是隨意恭維之詞。
此劇所寫呂貫和陳素素的愛情故事在當(dāng)時有事實依據(jù)。呂貫即是明末名士姜埰的次子,名實節(jié),字學(xué)在,他和妓女陳素素相愛的故事在 《詞苑叢談》、《多羅艷屑》 等書中都有記述。此劇把故事背景改在北宋宣和年間,寫萊陽書生呂貫在蘇州虎丘憑吊真娘墓時,見到署名陳素素的一首【秦樓月】 詞引起情思。后來陳素素被太湖強(qiáng)盜劫去,呂貫在吳興太守袁皓、退職武官劉岳等人幫助下救回素素,結(jié)為夫妻。本出 《淚吊》 寫的是陳素素游虎丘到真娘墓祭吊并題詞的事,可以說是全劇的發(fā)端。陳素素是蘇州煙花巷中鴇兒錢氏養(yǎng)女,才貌雙全,卻不幸流落風(fēng)塵。她多情善感,常自嘆紅顏薄命。時值中秋佳節(jié)將近,她獨處無聊煩悶,就帶著侍女繡煙前往虎丘游玩散心。虎丘是蘇州名勝,可供觀賞的景物很多,如劍池、虎丘塔、千人石等,而素素卻特別留意真娘墓,這其中必有委婉曲折的隱情。
【滾繡球】 一曲,就是陳素素幽隱心態(tài)的坦露。真娘是唐代蘇州名妓,艷聲才名冠絕一時,生前曾和許多著名文士來往,死后葬在虎丘劍池之西,其墓側(cè)歷代著名文士多有題詠。素素自恃美貌多才,是和真娘一樣的風(fēng)塵才女,追慕昔日真娘芳名,自然產(chǎn)生同病相憐之情。此曲首先自述身世與處境,對自己的命運頓生感嘆。冶容迎人、倚門獻(xiàn)笑的青樓生涯,年輕時固然一時春風(fēng)得意,但隨著歲月流逝,人老珠黃,終有車馬冷落、花柳凋殘之嘆,難逃寂寥凄慘的下場。因此,她要借憑吊真娘墓,對古代名姬傾訴心中的感慨和哀愁。
來到真娘墓前,看見青山寂寂,黃土累累,無論生前如何繁華,死后的荒冢不過如此。【叨叨令】 一曲,素素敘說她所看到的真娘墓的景象。花草枯萎,荊榛叢生,墓地像是一片虛墟; 碑碣殘缺,碑文模糊,今人誰還考究昔日的風(fēng)流? 歡歌艷舞早已深埋于歷史陳跡之中,一代名姬的墓穴如今成了狐兔出沒的場所。寒風(fēng)蕭瑟,冷雨淅瀝,使前來游賞吊祭的人倍增悲痛慘傷之情。素素演唱此曲,不覺凄然淚下,她讓侍女取酒澆奠,自己哭拜于地,滿腹心事忍不住對真娘宣泄出來。
【脫布衫】 一曲中,素素擬想真娘當(dāng)年聲名顯赫之時。香車送迎,簇?fù)碇ㄒ欢洌?xì)骨柔肌,飾金佩玉,燈紅酒綠,粉濃脂膩,那時的真娘受著王孫公子的寵愛、文人名士的贊賞,在歡笑和歌唱中享受著青春時光,是多么得意啊。【小梁州】 一曲把視線拉到眼前的現(xiàn)實。真娘在這墓中長眠已數(shù)百年,一抔黃土已掩卻當(dāng)年風(fēng)流,幾點磷火點綴著今日凄涼。素素想到,真娘曾經(jīng)相與的男士,短暫的恩愛不過是露水夫妻,春風(fēng)一度即轉(zhuǎn)眼無情,與其如此,何不急流勇退、隱名抽身,尋一位中意的郎君,像正常人一樣夫妻廝守,白頭偕老?素素聯(lián)想到自己的處境,想這樣做而不可得,以后也將和真娘一樣的下場啊。以上兩支曲子通過今與昔的對比、自身與真娘的對比,表達(dá)了素素內(nèi)心蓄積的隱情和此時此地面對真娘幽魂產(chǎn)生的情感共鳴。
接著,素素在真娘墓旁的斷墻上,題寫了一首 【秦樓月】 詞。這首詞,是素素心態(tài)與情感的寫照,也是此劇中聯(lián)系她和呂貫愛情的紐帶。后來,呂貫來游虎丘,見到的就是這首詞,于是引發(fā)了以后的曲折故事。而素素題寫此詞時,她不可能預(yù)知此詞會引起某位文士注意并決定她終生的歸宿,她只是觸景生情、借詞題怨而已。【快活三】 一曲,素素自述題詞的動機(jī)無非是以此與真娘溝通情愫,一灑傷心之淚。
今天我們觀賞此劇,完全能夠依據(jù)此出曲詞內(nèi)容和這首 【秦樓月】 詞認(rèn)識素素并理解素素,從而對她的身世產(chǎn)生一種超越時空的同情,而且會由此引起對于人生遭際、身世命運的感慨與思考。李漁于此出之末有評語云: “《淚吊》 一詞,極盡凄涼情思,回首烏啼花落,真娘當(dāng)于九原倍增浩嘆。” 所謂真娘浩嘆,實為李漁浩嘆,后人讀曲至此,同樣會倍增浩嘆。這是曲詞所具有的打動人心的力量所致。
上一篇:《破幽夢孤雁漢宮秋》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空堂話》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