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李開先《寶劍記》原文與翻譯、賞析
【賀圣朝】 (僧上唱)俺本是披袍貫甲將軍,翻做披緇削發僧人。不平事斗起殺人心,因此上不避風塵。
(白) 念我魯達是也。今日兄弟林沖,解配滄州,必從野豬林經過。此處乃是個險要的去處,高俅必遣奸細人來,害我兄弟性命。不免在此林中隱藏,若有奸細陷害時,我斷然有個方略。(凈、末同生上唱)
【山坡羊】 舉目云山無數,回首家鄉何處?只見山危水險,急煎煎跳不出羊腸路。鳥亂呼,林深過客疏。形骸瘦盡,眼睜睜生難度。撇下白發萓親正倚閭。音書,千里關山半字無; 嗟吁,兩地思量一樣苦。〔鷓鴣天〕 (白) 一別慈親出汴京,相思日夜淚盈盈。故鄉回首知何處,游子懷歸夢未醒。愁野度,苦山行,幾聲哀雁旅魂驚。白云流水青山外,好景留連倦客情。二位大哥,行過這山來,半日不曾見一個人。你看那青山綠水,白云紅葉,好傷感人也! (唱)
【一封書】 山幽靜鳥啼,助離人添慘凄。路彎曲客迷,動鄉情偏痛悲。白云似水流將去,黃葉無情只自飛。想親幃,盼親幃,回首家園何日歸?(白) 二位,前邊是野豬林,和你進去歇息歇息再走。(凈、末背白)臨行時,高老爹著陸謙、傅安,與了你我白銀十兩,再三囑付,教咱兩個在途中殺死林沖,揭取面上金印為號。他豈不知咱兩個是董超、薛霸。此間是人跡罕到的去處,正好下手。我將此劍出鞘三寸為號,就下手罷。(下略) (生唱)
【玉交枝】 平生豪氣,為皇家爭南戰北。做英雄死在無名地,不由我感嘆傷悲。白頭母死無所歸,黃泉路上才相覓。(合) 這冤屈何年盡洗?
【前腔】 蒼天聽啟:愿林沖死為厲鬼,森羅殿上誅奸輩。那時節去報親幃。千里英魂不復歸,數莖殘骨終拋棄。(合前)
(白) 二位與我個快性! (僧上喝) (白) 甚么人在此害人?吃我一刀! (下略) (生白) 哥哥,你在那里來,救我性命?休殺解人,有妻母在家,必然連累。到了滄州,再做商議。他日倘蒙赦宥,尚有還鄉之期。(僧白)我且饒你兩個。(凈、丑起身介) (生唱)
【前腔】 流離顛沛,自別來全無信息。路途一命將傾逝,賴仁兄解救艱危。鬼門關上忽喚回,南柯夢里重相會。(合前) (僧唱)
【前腔】風塵不避,兩三朝專心盼你,只為交結親兄弟。(生白)哥哥,你來時見我母親不曾? (僧唱) 老安人苦苦悲啼,中途只恐遇奸賊,果然中了拖刀計。(合前)
(白)且饒你不死。你兩個前邊雇一輛小車,將我兄弟推到滄州。放你回去,說與奸賊高俅,我智深不久來要你這顆頭哩!
《寶劍記》 是明代傳奇中以水滸故事為題材的著名作品。此劇主要寫林沖被逼上梁山的始末。情節本小說《水滸傳》,但有一些重要的改動: 首先,小說中林沖與高俅的矛盾沖突是因高衙內垂涎林娘子美色引起; 《寶劍記》 改為林沖多次上本參奏高俅和童貫朋比為奸、禍國殃民的罪行,因而遭到陷害,雖然,后來也有高衙內圖謀林娘子的情節,卻已退居次要地位。其次,小說寫水滸英雄受招安后,結局悲慘; 《寶劍記》 卻以林沖受招安后官晉舊職二級,母妻受封、夫妻團圓和宋江等亦加官進爵、封妻蔭子,從此做王臣作結。第三,小說中高俅等賊臣于陰謀害死水滸英雄們后,仍然受到皇帝信用; 《寶劍記》 則改為徽宗詔令將高俅父子 “拿送軍司,問成死罪”,送交林沖 “割腹剜心,碎尸萬段”。這些改動都是由作者 “誅奸佞,表忠良,提真托假振綱常” (見第一出) 的作劇旨意所決定的。
劇中林沖是一個以儒素自守的武官。他自幼習讀詩書,只因國亂時艱,仗劍投入軍門。十載邊關,建立大功。由于 “止知忠君愛國,不解附勢趨時”,為清君側,他一再上本參奏當權佞臣,致被奸黨設謀陷害、問成死罪。后因林娘子拼死鳴冤,得以改判滄洲充軍。此出敘林沖于發配途中將遭毒手,得結義兄弟魯達相救之事。
首曲是魯達自述身世之曲。他本是經略府的提轄官,卻做了披緇 (僧衣) 削發的僧人。只因打抱不平失手殺死惡人,為避禍不得不辭艱辛、趨走風塵。得知林沖解配滄洲,魯達估計到高俅必會派人害其性命,故一路相隨,暗中護送,表現了魯達性格雖粗豪,卻粗中有細、情義深重的特點。二至六首為林沖之曲。“舉目云山無數,回首家鄉何處?” 暗用張祜 “鄉國不知何處是,云山漫漫使人愁” (《胡渭州》) 之意,表達了思親的愁緒。眼前山危水險,走不盡的盤曲小路。“鳥亂呼,林深過客疏。” 是人跡罕到的林木深奧之處。險惡的環境,令人驚懼,白云、黃葉的秋景,更添離人悲涼、凄苦的情懷。劉禎 《贈五官中郎將》 詩曰: “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 庾信《謝滕王集序啟》 云: “不無秋氣之悲,實有途窮之恨。” 在二公差 (凈、末扮演) 秉高俅之命欲下手殺死林沖時,林沖悲嘆自己一生英雄,今卻死于此荒僻之地。他拜告天地,表示死后為厲鬼,也要誅奸輩。面對死亡,他對自己斗權奸招致殺身之禍的所為,毫無后悔之意,表現了他對權奸的痛恨和不畏死的英雄氣概。他囑魯達勿殺公差,一怕連累母妻,顯示了他在死里逃生時仍能冷靜、周到地處理問題的大將風度; 二盼“倘蒙赦宥,尚有還鄉之期”,流露出對朝廷還存在著妄想。他感謝魯達相救。魯達則說明,一路相隨,只為憂慮林沖中途遇害。不出所料,奸賊果使了拖刀計(本指武將用刀制敵之法,這里指奸黨殺林之計)。此出曲文、情節,生動地描寫了林沖的不幸遭遇、流配途中的心緒,表現了魯達與林沖的深厚情誼和二人不同的性格特點。今舞臺上經常演出的京劇 《野豬林》 即據小說和此劇改編。
《寶劍記》文詞樸素自然,雅馴而不雕琢,唯求描盡意態、暢抒情懷而已。作者在文學創作上崇尚真情、獨創,反對摹擬、剽竊的復古文風。他欣賞民歌俗曲,言其語詞 “直出肺肝,不加雕刻”,“其情尤足感人”,故曰: “真詩只在民間”(《市井艷詞序》)。他的作品語不深奧,多緣 “撫景觸物”、“情有不能已” (《閑居集·自序》) 而成。
上一篇:《嬌紅記·泣舟》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小青娘情死春波影》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