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范仲淹·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①,衡陽雁去無留意②。四面邊聲連角起③。千嶂里④,長煙落日孤城閉⑤。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⑥。羌管悠悠霜滿地⑦。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⑧!
【鑒賞】 宋仁宗康定、慶歷年間,范仲淹節鎮西北邊塞。據說他守邊時特作了《漁家傲》詞數首,述邊鎮勞苦,現只存此一首。
上闋側重寫景,既富有邊塞獨特的風光色彩,又具有強烈的主觀情感。起句以 “塞下” 點明區域,以 “秋來” 點明季節,以 “風景異” 概括地寫出邊疆秋季和內地大相徑庭的風光,尤一個 “異” 字,道出作者這位蘇州人對西北邊塞季節變換的敏感及驚異。次句寫所在地的雁到了秋季即向南急飛,毫無留戀之意。“無留意” 三字以遒勁的筆力透出這個地區到了秋天寒風蕭瑟的荒涼景象。“四面邊聲連角起”續寫邊塞傍晚時分的戰地景象。帶有邊地特色的一切聲響隨著軍中的號角聲而起,形成了濃厚的悲愴氛圍,為下闋的抒情蓄勢。接下來以 “千嶂”、“孤城”、“長煙”、“落日” 這些所見與前面所聞的 “邊聲”、“號角聲” 結合起來,展現出一幅充滿肅殺之氣的戰地風光畫面。而 “孤城閉”又依稀透露出宋朝守軍的力量薄弱,因而不得不一到傍晚就關閉城門的嚴峻形勢。這就為下闋的抒情埋下伏筆。
下闋側重抒情,抒寫了抵御外患、建功立業的決心及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起句以“一杯”與“萬里”形成了懸殊的對比,訴盡了杯酒難銷的濃重鄉愁。次句化用典故,表明戰爭沒有取得勝利,還鄉之計無從談起,可是要取得勝利,以宋朝不利的軍事形勢談何容易。“羌管悠悠霜滿地”承上闋寫夜景。深夜里傳來悲涼抑揚的羌笛聲,大地鋪滿冷霜。如此凄清寒夜,滿腔愛國激情和濃重鄉思的詞人思潮翻滾,怎堪入眠,自然引出“人不寐”。結句由己及人,總收全詞,道出了將軍與征人共同的情愁:既希望取得偉大勝利,卻因戰局長期無進展,又難免有思念家鄉、牽掛親人的復雜而矛盾的情緒。愁更難堪,情更凄切。
這首詞通過作者親身經歷,摹邊塞風光,抒愛國情思,首開邊塞詞之作。全詞情調蒼涼悲壯,感情沉摯抑郁,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嘲風弄月的詞風,成為后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詞的先聲。
上一篇:《姜夔·淡黃柳》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朱服·漁家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