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獵獵過尋陽。
秋毫不犯三吳悅,春日遙看五色光。
唐玄宗李隆基天寶十四載(755),安祿山起兵范陽,發動了安史之亂。第二年攻陷潼關,朝野上下一片驚恐。六月玄宗倉皇南逃四川,途中在漢中郡(陜西南鄭)下詔命其第十六子李璘為長江流域節度使和大都督。七月肅宗李亨靈武(寧夏)繼位,九月李璘到江陵(湖北),肅宗命其“歸覲于蜀”,他不從。十二月起兵東征,路經九江時,特邀李白出山參與幕府,李白滿懷一腔愛國熱情前往,在途中寫下這組詩。這是其三。
本詩表現了作者參與李璘幕府后隨軍征戰過程中,對部隊浩浩蕩蕩、轟轟烈烈、秋毫不犯、順應潮流的一種由衷的贊揚之情。詩中字里行間流露出熾熱的愛國熱情,當然這里有詩人的理想化在里面?!袄坠泥朽行洳?,“雷鼓”楊倞注“大鼓聲如雷者”,“嘈嘈”李善注“聲眾也”,“喧”即“鬧”的意思,這里不僅指部隊人聲鼎沸滅賊報國的高漲情緒,還指武昌當地群眾激動的心情。試想當時朝庭腐敗、戰亂爆發、民不聊生,這時突然有一支與朝庭和叛軍抗衡的軍隊突起,老百姓是多么的高興,又是多么贊揚和欣慰,李白也正是這樣。盡管李璘是別有用心。整句為:因李璘幕府官兵的到來,整個武昌都熱鬧起來,表現了部隊的雄壯、威武、聲勢浩大和平民百姓的欣喜欲狂、奔走相告的熱鬧場面?!霸破飓C獵過尋陽”,“云旗”張揖注“畫熊虎于旒為旗,似云氣”?!矮C獵”呂廷濟注“風聲”,這句承上而寫:遮天蔽日的軍旗在風中飄揚。我們仿佛能聽到軍旗在風中飄揚的聲音。因為軍旗特別多,又有熊虎之類的畫,遠看就像云彩一般。同時“喧武昌”、“過尋陽”表現了李璘東征的線路和過程,表現了詩人胸中自有百萬兵的博大襟懷和對李璘官兵東征的贊揚?!扒锖敛环溉齾菒偂?,“秋毫不犯”表現了李璘部隊的紀律嚴明;“三吳”泛指長江流域;“悅”表現了李璘部隊深受平民百姓愛戴的情景;“春日遙看五色光”,《越絕書》載:“軍上有氣,五色相連,與天相抵,此天應,不可攻,攻之無后”。“春日”指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五色光”是吉祥幸運的象征;表現了詩人的理想,愿這支部隊像春天一樣,給垂危的統治階級帶來生機,以及詩人對李璘順天應時的贊揚;同時表現詩人必勝的信心。從整首詩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李白雄心勃勃,氣概豪邁,情緒樂觀;必勝的信念很堅定。這首詩筆勢飛動,灑脫,讀之使人情緒熱烈,精神振奮。
這首詩的一個特色就是以氣致勝。“氣”有軍隊的威武雄壯之氣,有平民百姓欣喜歡愉之氣,有詩人樂觀向上的豪邁之氣,有詩中流露出的愛國之氣。這幾種氣渾然一體,體現了詩人對李璘起兵的由衷贊揚,以及詩人激昂的愛國熱情。此外,本詩節奏明快激越,非常優美。通過節奏表現了熱鬧的場面,表現了征戰的迅速,表現了詩人愉快奔放的政治熱情。
上一篇: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李白《永王東巡歌十一首(其五)》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