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起
畫閣余寒在,新年舊燕歸。
梅花猶帶雪,未得試春衣。
這是一首抒寫早春乍暖還寒時節(jié)的感觸和情懷的詩歌。詩題《春情》,可抒情主人公卻難以明確,也許是詩人自己,也許是別個多愁善感者。在古典詩歌中,詩人每每有意略去抒情主體,以其含蓄的空白來增添詩歌的彈性美和誘導(dǎo)、強化讀者欣賞時的參與意識。此詩便是典型一例。
新春伊始,這位抒情主人公獨自一人來到了雕梁畫棟的亭閣,也許是為了消解郁悶,也許是為了尋覓春意,可第一印象卻是冷落和失望。因為“畫閣余寒在”。寒冷猶在,便是溫煦宜人的氣候不存在,便是紅花綠草蜜蜂蝴蝶不存在,……這就不只是肌膚之寒,而更是空寂的心靈之寒了。正在此際,忽見似曾相識的燕子飛入視野。如果說首句是因春色遲來而惆悵,那么,次句“新年舊燕歸”則是多重滋味了:寒冷的氛圍使人潛意識地認為冬日仍在延續(xù),一見燕子便頓悟已是新年新春了;歸來的燕子自是昔日相伴相隨者,重逢的欣慰中又叩響憶舊之弦;新的一年熟識的燕子成對地仍回這里,而抒情主人公卻是獨自一人又回到這里,這一鮮明對照是有潛臺詞的。結(jié)合詩題《春情》,便可悟出抒情主人公有著和意中人同游于此的經(jīng)歷,此刻便有了燕雙人單、燕歸人未還的愁怨。帶著這一感悟從頭重讀,便知詩歌不僅是企盼著自然春色的來臨,而且更深一層,是愛情的追思和矚望了。詩題“春情”一詞恰也是包容了這兩種含意的。以此看來,首句的“余寒在”又有了深一層的含意。
燕子惹起纏綿愁思,目光便敏感地有意回避它,從空中移向地面,這亭閣的周圍,一片冷落,唯見“梅花猶帶雪”,這寒意逼人的近乎冬日的景象描寫具體地強化了首句的凄冷感覺,于是只有長嘆:“未得試春衣”了。未得,即不能。何以不能著春裝呢?其一,自然氣候不宜,冬日“余寒”猶在;其二,自然景色不協(xié)調(diào),未見萬紫千紅的春色,僅有幾枝帶雪的梅花,蕭條冷落;其三,也是最重要的,是心緒不佳,心上人未來,便有良辰美景翩翩春衫也是虛設(shè)。如此看來,自然的春意和心間的春意都未能出現(xiàn),僅著春衣不但難為瀟灑之態(tài),而且會平添許多愁悶的。真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難結(jié)難了的“春情”啊!
此詩感情強烈卻出語淡泊,意緒綿邈而寄寓客觀,似乎描寫了一切又什么也沒有明說,這就極易使人沉浸于詩境之中,領(lǐng)略那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審美意趣。
上一篇:朱絳《春女怨》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無名氏《水鼓子》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