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圖
宿雨川原霽,憑高景物新。
陂痕侵牧馬,云影帶耕人。
即事一般指當(dāng)前的事物。如沈約《游鐘山詩應(yīng)西陽王教》:“即事既多美,臨眺殊復(fù)奇?!彼究請D以之作為組詩詩題,說明詩歌以當(dāng)前事物為題材,所詠均為眼前景,身邊事。這里選析其中的一首,便是描摹新霽景象的。
“宿雨川原霽,憑高景物新?!贝蠊P勾勒,點示新霽景象。宿雨,是隔夜的雨。霽,謂風(fēng)雨停,云霧散,天氣放晴。周邦彥《蘇幕遮》詞:“葉上初陽干宿雨”,也是描寫宿雨初霽的,但僅寫“葉上”,顯得尖新精巧,不如“川原霽”來得厚重博大。川原清闊,宿雨初霽,詩人急不可待地登高遠眺,也許在宿雨之時便期待著此刻。空氣清潤,望中萬物如蒙塵日久的衣物,在一番洗滌中煥然一“新”,即新鮮、新美和新奇。一般說來,在雨后的登高眺望中,這一感受尤為突出。王維詩句“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輕輕柳色新”《渭城曲》便是典型的又一例。在這里,自然景物雖未具體描摹,但卻在“新”的微妙感受中喚醒讀者心靈深處的雨霽時的直覺印象。
“陂痕侵牧馬,云影帶耕人?!倍浼仁恰熬拔镄隆?、“川原霽”的具體化,也是“憑高”遠眺中不同視點瞬間印象的勾勒。前句謂雨量豐沛,淖池滿漲,水與岸齊,波光反映牧馬。這與孟浩然的“波撼岳陽城”(《岳陽樓上張丞相》)詩境相似,只一清奇,一雄壯耳。而“侵”字直是傳神,在遠眺的詩人看來,水波中綽綽倒影與牧馬微微相吻接,仿佛那顫顫的波浪不斷上漲,漸漸地侵入牧馬的身軀一般。那“牧馬”則暗示了水畔豐美翠嫩的草地以及點綴其間的花卉蜂蝶。素淡的詩句于此可見絢麗的色彩。若說此為平遠之闊,后句便狀高遠之奇。藍天白云與耕人相接,遠近疊印在一個平面,構(gòu)成剪影般的畫圖,大可與李白“云傍馬頭生”(《送友人入蜀》)奇景相媲美。人、馬完全與自然相融相合,寧靜而純美,生機盎然而又如此空靈。詩人沒有說什么,只是錯愕,只是陶醉,只是沉浸,于此我們便感知詩中描述的自然之美不僅悅耳悅目,而且悅神悅智了。
上一篇:羅隱《感弄猴人賜朱紱》古詩賞析與原文
下一篇:杜荀鶴《旅懷》古詩賞析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