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六朝詩歌·江淹·望荊山》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是江淹將近三十歲時,隨宋建平王劉景素赴荊州所作,是江淹早期作品較有特色的一篇。
原文
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
南關繞桐柏,西岳出魯陽。
寒郊無留影,秋日懸清光。
悲風撓重林,云霞肅川漲。
歲晏君如何?零淚沾衣裳。
玉柱空掩露,金尊坐含霜。
一聞《苦寒》奏,再使《艷歌》傷。
賞讀
這首詩借對荊山風光的描繪,抒發對政治上危機重重的感慨。
全詩可分為兩個層次,第一部分寫景,是詩的前八句,“奉義至江漢,始知楚塞長”兩句,點明自己是奉朝廷之命出任江漢,來后才感到楚塞(即荊山)的綿長。“南關繞桐柏,西岳出魯陽”兩句緊承荊山的綿長展開具體描述,荊山的南端要繞到桐柏山,其西端的峰嶺伸向魯陽關,詩以夸張的手法,把荊山的廣袤、綿遠描寫出來。“寒郊”等四句是望荊山時所見近處原野景象。時至深秋,郊野一片孤寒,樹葉凋零,沒有什么陰影,只有高懸空中的秋日光輝顯得特別清冷,樹木被風吹得參差俯仰,云霞照映,更見河水上漲的威勢。前兩句寫靜景,后兩句寫動態,動靜結合,畫面顯得格外壯闊,從中也可以看出詩人寫景狀物、錘煉語言的功力。
“歲晏”以下六句抒情,是第二部分,“歲晏君如何?零淚染衣裳”,用“歲晏”總結上文,引起下情。“零淚沾衣裳”寫詩人泣涕沾滿衣裳,暗有對建平王劉景素的忠告,有言不入耳的悲哀。“玉柱”以下四句,寫宴會中,一片沉肅靜默,玉柱一直停放,蒙上了露水,金樽中的酒入口使人感到似霜的清冷,一陣沉寂之后,樂器演奏的《苦寒行》和有人唱起的《艷歌行》,使人再度感傷而泣涕零落。
詩人借對荊山的描寫,以抒發自己對隨時可能暴發的政治危機表示沉重的憂慮,詩中作者曲折委婉地進行勸諫,以至涕淚橫流。由此可見,這首詩決非一般山水詩,而是詩人對政治現實出現危機的哀鳴。
上一篇:《唐詩·張九齡·望月懷遠》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唐詩·沈佺期·雜詩》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