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
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
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
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
這是第二首。前首言剛移居時,與鄰居好友賞奇析疑。此首則寫既移居后,與他們賦詩飲酒。二詩抒發了作者對這種生活情趣的無限愛悅,對純真友誼的無限珍視和留戀之情。
“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遍_篇用賦體平平而起,天成的詩句展現了極美的意境:在那春暖花開或秋高氣爽的日子里,作者和友人們一起登高賦詩。清代張潮等人有同閱《曹陶謝三家詩》,其中評這首詩說: “起句韻極,靖節難到處,正在此等?!奔词强闯隽诉@首詩起句的妙處。從開篇至“言笑無厭時”八句都是寫鄰里朋友之間交往的: “過門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說互相招飲。 “農務各自歸,閑暇輒相思,相思則披衣,言笑無厭時?!闭f農忙時各自回去耕作,一有閑暇彼此就互相思念;想念了就披上衣服登門訪問,見面后推心置腹暢所欲言,談笑起來沒有厭倦的時候。清代蔣薰在評《陶淵明詩集》時曾說: “直是口頭語,乃為絕妙詞?!边@幾句即是如此。曰相呼,又曰各自歸,又曰披衣互訪,再曰相見言笑,不僅按時間、行為的先后順序寫出了活動的過程,而且用通俗的口語把鄰里間頻繁純真的交往、親密無間的關系繪聲繪色、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來。這種友誼寫得愈是篤厚,交往寫得愈是熱烈,后邊“此理將不勝,無為忽去茲”的感慨才使人覺得是發自肺腑的。這種鄰里友朋之間的過從之樂豈不是比什么都美好嗎?樂之終身而不厭,千萬不可舍此而去,寫到這里,飲酒務農、不虛佳日的意思已經完整,最后卻以“衣食當須紀,力耕不吾欺”作結,顯得語意突兀。其實是有其內在聯系的。張玉榖說: “后二句忽跟農務,以衣食當勤力耕收住,蓋第耽相樂,本務易荒,樂何能久?以此自警,意始周匝無弊,而用筆則矯變異常?!?《古詩賞析》)
我們從陶淵明歸田以后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歸隱后,有了一個新的生活天地。這里有美麗的田園風光,樸素的農村生活,他在下層社會找到了淳樸和真誠。所以他十分珍視。在藝術上也為我們展現出了平淡質樸的美。這些詩純取白描,既不造聲設色,更無雕琢粉飾。一首首田園生活之歌,如清溪流水,隨物曲折;如白云在天,舒卷自如。袁枚在《隨園詩話》中說: “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后之淡。”這是更高的藝術境界。陶詩即是如此,這是陶淵明藝術手法高超、語言純熟自然達到的一種境界。
上一篇:移居|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穆穆清風至|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