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
清拔,“空江”句非親歷,不知其警動天然。
【箋釋】
[浮石瀨] 按:此詩乃《湘中紀行十首》其九。《湘中紀行十首》依次為《湘妃廟》、《斑竹巖》、《洞陽山浮丘公舊隱處》、《云母溪》、《赤沙湖》、《秋云嶺》、《花石潭》、《石菌山》、《浮石瀨》、《橫龍渡》,乃劉長卿抒寫南巡永、郴諸州時所歷之勝境,非一時一地之作也,大約創作于大歷六年(771)至大歷八年(773)之間。
[瀟湘] 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山海經·中山經》:“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淵,澧沅之風,交瀟湘之淵。”《文選·謝朓〈新亭渚別范零陵〉》:“洞庭張樂池,瀟湘帝子游。”李善注引王逸曰:“娥皇女英隨舜不返,死于湘水。”李白《遠別離》:“古有皇英之二女,乃在洞庭之南,瀟湘之浦。”王琦注引《湘中記》:“湘川清照五六丈,下見底石如樗蒲矣,五色鮮明。”
【輯評】
《對床夜語》卷五:劉長卿《湘中紀行》十首,《花石潭》有云:“水色淡如空,山光復相映。”《浮石瀨》云:“秋色照瀟湘,月明聞蕩槳。”《橫龍渡》云:“亂聲沙上石,倒影云中樹。”皆勝語也。他如“天光映波動,月影隨江流”,又“入夜翠微里,千峰明一燈”,又“潮氣和楚云,夕陽映江樹”,又“卷簾高樓上,萬里看日落”,詞妙氣逸,如生馬駒不為韁絡所掣,讀之使人飄飄然有憑虛御風之意,謂其思銳才窄者,不亦誣矣。
《唐詩鏡》卷二九:詩趣如清流淺瀨。
王堯衢《古唐詩合解箋注》卷二:“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秋夜月明,客舟蕩槳,浮石瀨必在瀟湘二水之間。瀨,湍也,又,水流沙上也。石橫而水咽,故晚瀨急,水落見沙之廣,從月明中視之,一望皆白矣。“眾嶺猿嘯垂,空江人語響。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明月夜靜,但聞眾嶺猿聲,空江人語,亦從夜靜而覺其響如此。朝暮清暉,非泛舟何從知之。
《龍性堂詩話續集》:唐人興趣天然之句,如……文房“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員外“清鐘揚虛谷,微月深重巒”,此等落句,每一諷誦,真有成連移情之嘆。
上一篇:《送客之江西》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入劍門》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