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遇風處1,自古是通津。終日空江上,云山若待人(淡永)。汀洲寒事早,魚鳥興情新?;赝疥幝?,心中有所親2。
【校記】
1.風,《全唐詩》一作“潮”。
2.心中,《全唐詩》一作“中心”,又作“吾心”。
【箋釋】
[西陵] 即西陵城,在今浙江蕭山。見卷五李嘉祐《送朱中舍游江東》注。靈一上人,727—762,時人多稱之為一公。俗姓吳,廣陵(今江蘇揚州)人。九歲于揚州出家,十三歲削發,從律僧法慎學《四分律》。初住會稽南懸溜寺,后歷住揚州慶云寺、杭州余杭宜豐寺。禪誦之余,喜為詩歌,與朱放、張繼、皇甫冉、皇甫曾、張南史、嚴維、劉長卿、陸羽等為詩友,更迭唱和。獨孤及《毗陵集》卷九《唐故揚州慶云寺律師一公塔銘并序》:“公諱靈一,俗姓吳,廣陵人也。神清氣和,方寸地靈,與太初元精合,其純粹聞思修惠,介然生知。九歲出家,十三斷結嚴持律藏,將紹法寶,示人文學,以誘世智。初不計身中有我,我中有身,德充報圓,緣斷相滅。寶應元年冬十月十六日,終于杭州龍興寺,春秋三十有六?!绷硪娪凇端胃呱畟鳌肪硪晃濉短朴嗪家素S寺靈一傳》。《唐才子傳·道人靈一》:“一公,剡中人。童子出家,缾缽外,無所有。天性超穎,追蹤謝客,隱居麻源第三谷中,結茅讀書,后白業精進,居若耶溪云門寺,從學者四方而至矣。”《全唐詩》卷二四九注:一本題下有“朱放”二字。
[通津] 四通八達之津渡。《梁書》卷一《武帝紀上》:“追奔逐北,奄有通津?!?/p>
[空江] 浩瀚寂靜的江面。皎然《五言與盧孟明別后宿南湖對月》:“何處空江上,徘徊送客舟。”
[山陰] 《太平寰宇記》卷九六“越州”:“山陰縣,舊有十二鄉,今十五鄉,本秦舊縣也,置在會稽山北、龜山西……王羲之云:‘每行山陰道上,如鏡中游。’王子敬見潭壑澄澈,清流瀉注,乃云‘山川之美,應接不暇’。”
上一篇:《酬權器》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九日寄鄭豐》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