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八月梁溪新雨霽①,溪南溪北水交流。
征君滌硯臨池后②,貌得灣碕幾樹秋③。
【注釋】
①梁溪:水名,在江蘇無錫西,源出惠山,流入太湖。②征君:對“征士”的敬稱,不受朝廷征聘的人稱為“征士”,這里指倪瓚。③碕(qi):曲折的堤岸。
【評說】
本詩選自郁逢慶《郁氏書畫題跋記》卷 一、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卷五○。
元順帝至正十一年(1351)十一月二十日,倪瓚寫此圖贈友人仲明。后二日,陸信甫適來,借此圖贈信甫。倪云林很看重這幅畫,在題記中自謂雖是片紙,“亦可觀也”。很多朋友為之題寫詩、詞,如王國器、虞堪、殷弼、唐元、袁養福等人。王蒙的題畫詩,便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惠麓,即無錫惠山山麓,云林是無錫人,他是飽含著深愛家鄉山水的感情畫作這幅《惠麓圖》的。詩的前二句,描寫畫面景物,新雨后的梁溪,漲滿溪水,溪流湍急,南北交流。清寒之氣,溢于紙表。讀此詩句,不禁使人想起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倪瓚的畫境、王蒙的詩意,與王維詩何其相似乃爾! 由此可知唐元題《惠麓圖》云:“云林畫法學王維,氣韻風流或過之。”言之不誣。
詩的后二句,是說云林用簡練的手筆,寫出清幽蕭瑟的秋光。王蒙的詩句,涉及倪迂山水畫的風格問題。倪迂的山水畫是疏體,以蕭疏簡淡見長。董其昌說:“元季四大家,獨倪云林品格尤超,早年學董元,晚乃自成一家,以簡淡為之。”(《畫禪室隨筆·題自畫》)顧文彬論倪瓚《贈袁寓齋卷》云:“溪山荒澀,亭樹蕭疏。”(《過云樓書畫記》卷六)本詩結句云:“貌得灣碕幾樹秋”,恰恰準確把握住倪迂畫風的基本特征,而叔明對倪迂的由衷贊美之情,也溢于言外。王蒙確是倪瓚的知音者。
上一篇:《題云林六君子圖》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題五色牡丹圖》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