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諸子散文·論語·《微子》《楚狂接輿章》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 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 今之從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本章和下面的《長沮桀溺耦而耕》、《子路從而后》兩章都選自《微子》篇,記載孔子周游列國經過楚地時遇見一些隱者的情況。通過他們的言行,特別是對孔子的譏嘲和孔子對他們的評議,可以看到春秋亂世逃避者和積極推行自己政治主張的社會“改良”者兩種不同的態度。文章記敘隱者的行動著墨不多,但簡練準確,記錄他們的對話,都是鮮活生活的口語,從中可以窺見當時的環境氣氛和人物的心理情態。
接輿,一說是姓接名輿;一說是接近孔子車子(輿)的人。文章開篇就寫“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解釋為唱歌經過孔子(寓處)之門或經過孔子車前,都未嘗不可。“歌而過孔子”,只五字,狂者之情態畢現,有助于我們領會下面的歌詞。歌詞分三層。第一層是譏嘲孔子:“鳳兮鳳兮,何德之衰!”相傳鳳鳥非梧桐不棲,非醴泉不飲,遇到圣君明世才出現。儒者也主張“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接輿以“鳳”比喻孔子,您既是鳳鳥,就得保持高潔的身份,如今是亂世,您不實行“無道則隱”和賢者避世的主張,卻周行列國,熱心從政(求仕),這不是德行衰落(不堅持操守)嗎?所以下面加了個感嘆句:“何德之衰!”這里有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手法。以揚為抑,寓意深曲,諷刺辛辣。第二層是勸諫孔子:“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你積極求仕進雖然是“德衰”的表現,但過去的終究過去了,不可諫止,未來的還可以挽救,可以彌補,意思是現在退隱還來得及。兩句中,一句跌宕,一句騰揚,給文章平添了波瀾。第三層進而警誡孔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你想去從政,不但挽救不了這種局面,勞碌奔波,白費辛苦,而且還會惹上災禍。語婉心長,意在言外。說明這些隱士對社會是有清醒認識的。
孔子聽歌后下堂(或下車),想和接輿當面交談。但(接輿)“趨而辟(避)之”,(孔子)“不得與之言”。這兩處省略主語,又在暗中更換了主語,使文字簡練曲折,搖曳生姿。這句內容含蓄:既寫隱者高潔不肯與人,又寫孔子欲說不得其所。
全文只六十來字,隱者的言與行所帶有的那種佯狂傲世(當然也避世)的風范,留給人深刻的印象。文中的詞語和句式,常被后人仿效和襲用,亦見其影響之深遠。
上一篇:散文·徐弘祖文《楚游日記》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
下一篇:曹操詩《步出夏門行·二章》原文|注釋|譯文|翻譯|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