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論
嘗讀《孔子世家》,觀其言語文章,循循莫不有規矩,不敢放言高論,言必稱先王,然后知圣人憂天下之深也。茫乎不知其畔岸,而非遠也;浩乎不知其津涯,而非深也。其所言者,匹夫匹婦之所共知;而所行者,圣人有所不能盡之。嗚呼!是亦足矣。使后世有能盡吾說者,雖為圣人無難;而不能者,不失為寡過而已矣。
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然三子者,每不為夫子之所悅。顏淵默然不見其所能,若無以異于眾人者,而夫子亟稱之。且夫學圣人者,豈必其言之云爾哉?亦觀其意之所向而已。夫子以為后世必有不足行其說者矣,必有竊其說而為不義者矣。是故其言平易正直,而不敢為非常可喜之論,要在于不可易也。
昔者常怪李斯事荀卿,既而焚滅其書,大變古先圣王之法,于其師之道,不啻若寇仇。及今觀荀卿之書,然后知李斯之所以事秦者,皆出于荀卿,而不足怪也。
荀卿者,喜為異說而不讓,敢為高論而不顧者也。其言愚人之所驚,小人之所喜也。子思、孟軻,世之所謂賢人君子也。荀卿獨曰:“亂天下者,子思、孟軻也。”天下之人如此其眾也,仁人義士如此其多也,荀卿獨曰:“人性惡。桀、紂,性也。堯、舜,偽也?!庇墒怯^之,意其為人必也剛愎不遜,而自許太過。彼李斯者,又特甚者耳。
今夫小人之為不善,猶必有所顧忌。是以夏、商之亡,桀、紂之殘暴,而先王之法度、禮樂、刑政,猶未至于絕滅而不可考者,是桀、紂猶有所存而不敢盡廢也。彼李斯者,獨能奮而不顧,焚燒夫子之六經,烹滅三代之諸侯,破壞周公之井田,此亦必有所恃者矣。彼見其師歷詆天下之賢人,自是其愚,以為古先圣王皆無足法者。不知荀卿特以快一時之論,而荀卿亦不知其禍之至于此也。
其父殺人報仇,其子必且行劫。荀卿明王道,述禮樂,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其高談異論有以激之也??住⒚现摚磭L異也,而天下卒無有及者。茍天下果無有及者,則尚安以求異為哉!
王遵巖曰: 以“異說高論”四字立案,煞是荀卿頂門一針。而謂李斯焚書破壞先王之法,皆出于荀卿,此尤是長公深文手段。
茅鹿門曰: 以其所傳攻其所蔽,荀卿當深服。
張孝先曰: 論李斯之禍,自荀卿開之,似乎深文。蓋折以孔孟平正無弊之道,則荀卿之高談異論,其貽禍自有必然者??芍^透切事情而不詭于理矣。噫!何晏談《周易》而禍晉,其失也虛;安石談《周禮》而禍宋,其失也拗。若后世陽儒陰釋之學,一種高談異論,遞相祖述,推其流禍,蓋亦灼然可睹矣。惟程、朱之論未嘗異,而天下卒無有及之者,誠萬世無弊之道也。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荊潭唱和詩序》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