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氏族譜亭記
匹夫而化鄉人者,吾聞其語矣。國有君,邑有大夫,而爭訟者訴于其門;鄉有庠,里有學,而學道者赴于其家。鄉人有為不善于室者,父兄輒相與恐曰:“吾夫子無乃聞之?”嗚呼!彼獨何修而得此哉?意者其積之有本末,而施之有次第耶?
今吾族人猶有服者不過百人,而歲時蠟社不能相與盡其歡欣愛洽,稍遠者至不相往來,是無以示吾鄉黨鄰里也。乃作《蘇氏族譜》,立亭于高祖墳塋之西南,而刻石焉。既而告之曰:“凡在此者,死必訃,冠、娶妻必告。少而孤則老者字之,貧而無歸則富者收之。而不然者,族人之所共誚讓也?!?
歲正月,相與拜奠于墓下。既奠,列坐于亭。其老者顧少者而嘆曰:“是不及見吾鄉鄰風俗之美矣。自吾少時,見有為不義者,則眾相與疾之,如見怪物焉,栗然而不寧。其后少衰也,猶相與笑之。今也則相與安之耳,是起于某人也。夫某人者,是鄉之望人也,而大亂吾俗焉。是故其誘人也速,其為害也深。自斯人之逐其兄之遺孤子而不恤也,而骨肉之恩?。蛔运谷酥嗳∑湎热酥D田而欺其諸孤子也,而孝悌之行缺;自斯人之為其諸孤子之所訟也,而禮義之節廢;自斯人之以妾加其妻也,而嫡庶之別混;自斯人之篤于聲色,而父子雜處,喧嘩不嚴也,而閨門之政亂;自斯人之瀆財無厭,惟富者之為賢也,而廉恥之路塞。此六行者,吾往時所謂大慚而不容者也,今無知之人皆曰:某人何人也,猶且為之。其輿馬赫奕,婢妾靚麗,足以蕩惑里巷之小人,其官爵貨力,足以搖動府縣,其矯詐修飾言語,足以欺罔君子。是州里之大盜也,吾不敢以告鄉人,而私以告族人焉。仿佛于斯人之一節者,愿無過吾門也?!?
予聞之懼,而請書焉。老人曰:“書其事而闕其姓名,使他人觀之,則不知其為誰;而夫人之觀之,則面熱內慚,汗出而食不下也。且無名之,庶其有悔乎!”予曰:“然。”乃記之。
茅鹿門曰: 此是老蘇借譜亭諷里人,并訓族子處。
張孝先曰: 《堯典》言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君陳篇》言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大學》言身修、家齊而后可以國治、天下平。即此篇所謂積之有本末、施之有次第也。世道衰薄,士大夫鮮知此道。倫理不正,恩義不篤,無論不能治國平天下也,先無以表率鄉人矣。宜老泉之有慨乎其言之也!文字峭刻,而道理醇正,余于老蘇集中,獨取斯文。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蘇明允哀詞》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范文正公文集序》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