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甘草子》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雨過月華生,冷徹
鴛鴦浦。池上憑闌愁無侶,奈此個、單棲情緒!
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
此詞主要刻畫一位思婦“單棲獨宿”的寂寞意緒。其特色是以背景的華美富貴與心境的黯淡空虛形成“對比”與“反差”,從而要反襯其內心的愁苦。上片主要寫景,在景中傳達出思婦的孤寂與冷落心情。開頭二句寫秋暮雨灑衰荷的情景。昔人有詩曰:“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柳永似乎是吸取了其中若干意象(如“秋晚”、“枯荷”、“雨聲”)而加以重新“改組”,使之成為“秋暮,亂灑衰荷,顆顆真珠雨”的“長短句”。這三句一上來就給人以一種“蕭颯”與“遲暮”的感受。下兩句接寫雨過月生的景象——照理,這該是一種晶瑩澄澈的境界,但詞筆的“落腳點”卻落到了“冷徹”兩字上面,分明顯現了她的冷寂意念。本來,“真珠”、“鴛鴦”一類字面,給人的印象是很華美的,然而這里因與“秋暮”、“衰荷”以及“冷徹”等表示衰颯凄冷意緒的字語聯用,因此反顯出那思婦睹美景而傷心的妙用。換頭“池上憑闌愁無侶”一句,收束上片之意,既交代了上片所寫均系“池上憑闌”之所見,又點明了“冷徹”之類的心理感受都由“愁無侶”而生發。因此緊接“愁無侶”三字,下兩句就直接傾吐她的“心聲”:“奈此個、單棲情緒! ”“單棲”者,“鴛鴦失伴”也,“獨宿空房”也;而況,又是在此秋暮薄寒、雨打衰荷之際,故而“無可奈何”已極! 詞情至此,似已“說盡”,但想不到又“柳暗花明”地轉出一個新境界:“卻傍金籠共鸚鵡,念粉郎言語。”對這兩句,清人彭孫遹嘗評曰:“(此)《花間》之麗句也。”(《金粟詞話》)確實,它是一句艷極麗極的“婦人之語”。其意是說:既然寂寞透頂,那就只能回房而去,與那籠中的鸚鵡絮絮“對話”,以作排遣了。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它用了“金籠”一詞,這豈非也暗示了她自身的境遇:居住環境盡管非常富貴,然而身子卻不自由(只能幽居獨棲在內);第二,她教鸚鵡學念的,又是那位“粉郎”的言語,這又表明她的時刻不忘于“他”,此亦可謂是一位癡情女子的癡情舉動了。而“金籠”、“鸚鵡”(一般為貴家所養)、“粉郎”之類的華貴字面,也同上述“真珠”、“鴛鴦”那樣,起了烘托思婦黯淡心理的反襯作用。柳永素以慢詞長調著稱,但這首小詞卻也寫得別具風致,值得詠讀。
上一篇:《謝眺·王孫游》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牛希濟·生查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