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鴉兒·懷良人》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蓬鬢荊釵世所稀,布裙猶是嫁時衣。
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不見歸。
很顯然,這是一位貧家女子在盼夫速歸,情切意牽。良人,古時女子對丈夫的稱謂。李白有詩:“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子夜吳歌》)
首二句,詩人這樣描繪她的主人公:蓬亂的鬢發(fā),以荊條為釵;應(yīng)該存放箱底、寶愛珍藏的嫁時衣,仍舊穿在身上。一個勞動婦女的形象,凸現(xiàn)在人們面前?!笆浪 ?,可看出這個家庭貧寒之極;嫁衣猶穿,說明她無衣可換,也暗喻她結(jié)婚未久,就被迫與丈夫分離。因此,懷念遠(yuǎn)方的丈夫,盼他迅速歸來,不僅入情入理,還帶著幾分急切,幾分纏綿。
三句寫盼夫歸來的主旨:“胡麻好種無人種”,應(yīng)是泛指已經(jīng)到了該播種的季節(jié)了,而田園荒蕪,無人蒔理,但詩人卻偏挑出“胡麻好種”來強(qiáng)調(diào)“無人種”,是別有一番深意的。因為關(guān)于播種胡麻即芝麻,有這樣一個美好的傳說:“種時必夫婦兩手同種,其麻倍收。”(明顧元慶《夷白齋詩話》)這可以說是一幅夫唱婦隨的和樂圖,也算是舊時女子最美好的企求了?!皯蚜既恕钡闹髦迹谶@里已表達(dá)得真淳而感人。四句寫盼夫不歸的怨憂。企求原本不高,卻也難以如愿,淡淡的哀怨和深深的憂慮都從“正是歸時不見歸”中傾出。
體味該詩,女主人公所懷念的良人,不是外出經(jīng)商,也不是為謀仕進(jìn),不是去獵取功名,更不是有資格劃地封侯的邊將,而多半是一個結(jié)婚不久就被征入伍的貧家子弟,輪番戍邊而又逾期不歸。所以妻子對他的思念中有關(guān)切,哀怨中有擔(dān)憂,盼望中有羞澀。
唐代反映夫婦離散的閨怨詩頗多,有名的詩人如王昌齡、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用自己的詩筆,站在女性立場上去反映她們的離愁別恨,可讀佳什不少。但象葛鴉兒這樣以一女子身分去體味一個勞動婦女對遠(yuǎn)方丈夫懷念、哀怨的詩篇,尚不多見。全詩語言樸實無華、感情純樸真淳,表達(dá)卻是細(xì)膩而真切的,與“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中的女主人公相比,從形象,到思想,到感情都完全不同,而她們各自所懷念的良人,自然也是迥乎相異的。
上一篇:《王詵·憶故人》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晏幾道·思遠(yuǎn)人》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