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安世·鶴沖天》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臺榭綠陰濃,薰風細。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遙際。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窗外數修篁,寒相倚。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
杜安世這首寫少女傷春的《鶴沖天》詞很值得一讀。
上片以寫景為主,下片側重于刻畫少女的神情體態。
這首詞一起手就交代了時令季節。“清明天氣”正是游春旺季。“清明節近千山綠,輕盈士女腰如束。九陌正花芳,少年騎馬郎。”(敦煌曲子詞《菩薩蠻》句)清明,本當是年輕士女踏青覓侶最活躍的時候。可這首詞里的主人公恰恰相反:“永日愁如醉”。愁緒縈懷,整日價沒精打采,如癡如醉。“愁如醉”,既勾畫其內心感受也兼及外在表現。 至此,人們不禁頓生。何為其然耶?詞人卻沒有徑直往下說開去,而是把筆鋒轉向描繪主人公居處的環境。由“臺
榭綠陰濃”到“新荷蔽”五句,展現出一派明媚春光;臺榭周圍綠樹成陰,和風拂煦,歸燕營巢方就,小池里青荷初展。面對滿園春色,詞人不由得發出一聲贊嘆:“恰是逍遙際”。也許正是“燕子巢方就”,觸發了獨處深閨的少女“宜室宜家”的情思聯想。惱人春色,牽引出她萬千愁緒。“單夾衣裳,半櫳軟玉肌體”兩句,“軟玉肌體”,點明女主人公是妙齡少女。“半櫳”“單夾衣裳”這種漫不經心的神態動作,乃是憂思難禁的心理反應。它與發端“永日愁如醉”前后呼應,凸現其百無聊賴的精神狀態。
過片,又是寫景。“石榴美艷,一撮紅綃比”,以“一撮紅綃”喻示石榴的艷麗,較之通常用“紅巾”作比,分外貼切,色澤更為鮮艷奪目。艷美的石榴花與窗外數竿修篁掩映,越發顯示出環境的清幽靜謐。“修篁”雖只數竿,但在料峭春寒時分尚可相互倚傍,這更加深了少女顧影自憐的孤獨感。“有個關心處,難相見、空凝睇”,悄然流露出少女對意中人的執著追求而無由相見的無限悵惘之情,終于昭示了詞中少女“永日愁如醉”的底蘊。“凝睇”而落空——這就是隱埋在少女心靈深處的無告哀傷之所在。因而也就難怪她“行坐深閨里,懶更妝梳”了。此兩句形象地展現了她彷徨、愁苦、煩躁的心態。明知自己為苦戀折磨得“新來憔悴”,但依然不肯跳出茫茫愛河。這,又深入一層地反映出她對青春年華的珍惜和對愛情的渴求。詞以此收煞,含思雋永,耐人尋味。
托物言情,情景相生,整首詞的藝術構思與通常上片寫景、下片抒情稍有不同。
上一篇:《鄭谷·題邸間壁》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晏幾道·鷓鴣天》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