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娘·山之高》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我有所思在遠道。一日不見兮,我心悄悄!
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憂心,其何以堪!
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擬結百歲盟,忽成一朝別。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
玉娘生有殊色,聰慧異常。與表兄沈佺,青梅竹馬,感情甚篤。訂婚后,父母反悔,沈佺又因隨父出游京師。 生離的痛苦,使玉娘愁腸百結,《山之高》三章,抒寫的就是她那朝夕相思的愁苦情懷。
首章寫月下懷人。詩以詠月起興,詩人夜不成寐,舉頭仰望天穹,只見高高的山顛上掛著一彎明月,山是那么的高,月亮是那么的嬌小,唯有這玲瓏皎潔的月色,詩人才感到無比的親切欣慰,如同見到遠道的情人。所以“一日不見”“我心悄悄”。悄悄,形容憂傷的樣子。詩以物起興,移情于物,把自己的歡樂與哀愁投注外化于月光之中,她對明月的依戀,也就是對遠道之情人的思念和愛戀。詩造句語意雙關,意味深長,極富有象征性。
第二章寫日間所感。夜間,刻骨的相思使她難以自遣。日間,她那郁結的愁腸同樣無計舒展,她在山的南坡采掘荼菜,手中的荼菜也勾起她無限的傷感,人說荼菜最苦,而她此刻的心境之苦澀,較之于荼菜卻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里暗用了《詩經·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意,用引類比喻手法,突出“其何以堪”之凄苦心境。憂傷之心的重荷,使她無以忍受這生離之苦。“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這章以采荼起興,吟詠詩人觸處便發的懷人之情。
玉娘為情所役,相思朝夕縈繞于懷,體現了她愛之深,情之切。第三章可看作她對情人的誓約。“汝心金石堅,我操冰雪潔”兩句,形容他們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以“金石”言心意,取其堅定永固;以“冰霜”喻操守,取其純真圣潔。他們擁有如斯美好的感情,卻被天涯阻隔,有情人不能締結同心,怎不使她黯然傷懷,結句“朝云暮雨心去來,千里相思共明月。”以心通靈犀聊以自慰,雖然他們天各一方,但他們的心卻可以化作朝云暮雨,跨越千山萬水時時相連,緊緊相偎。愛,維系著她和情人的心。“千里”句境界開闊,氣韻不凡,情理兼顧,與蘇軾《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意境相似,在古代詩詞中,月亮常常被詩人視為寄情傳意的媒介。“隔千里兮共明月。”(謝莊《月賦》)“唯應待明月,千里與君同。”(許渾《秋霽寄遠》)月亮是離人視線的聚焦點,月下千里與共,表現了普天下有情人善良美好的心愿,與首章詠月遙相承應。
綜觀全篇,詩人“興”的手法用得非常新巧、自然,構思也別出心裁。以詠月起興,又以月下祝愿煞尾。首尾相和,文采與詩情融諧,詩還選取了二個典型場景,以表現女主人公深邃幽獨的內心世界;夜間望月,日間采荼,這兩者都達到了情景相生、渾然一體的境界,把抽象的感情傳達得十分具體、生動。無怪乎后人讀之撫幾驚嘆,這確實不失為一首絕妙好辭。
上一篇:《晏幾道·少年游》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黃遵憲·山歌》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