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月出》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詩經(jīng)·陳風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月出皓兮, 佼人懰兮, 舒憂受兮。勞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紹兮。勞心慘兮!
這是一首望月懷人的愛情詩。詩人在皎潔的月光下,苦苦地思念心愛的姑娘,熱烈地贊頌她的美貌,感情十分濃烈真摯。
全篇分為三章,采用完全迭詠的章法,每章意思大致相似,只在用詞上變化?!梆ā薄ⅰ梆薄ⅰ罢铡倍际切稳菰鹿怵嵜髁粒罢铡痹诖颂幾餍稳菰~用?!百?jiao)”,美好之意,“佼人”即美人?!傲?liao)”、“懰(liu)”、“燎”都是形容美人的姣好嫵媚?!笆妗北咀鬟t、徐解,這里指女子舉止的舒緩安閑?!榜杭m(yaojiao)”、“憂受”、“夭紹”都是形容美人的體態(tài)苗條,婀娜多姿?!皠谛摹奔磻n心。“悄qiao”、“慅(cao)”、“慘(cao)”都是形容憂思不安的樣子。三章的意思都是說:月亮出來,皎潔明亮。我仿佛看見月下的美人嫵媚姣好,舉止嫻靜,苗條多姿。不由得憂心如焚,苦苦思念。三章意思雖然重復。但由于兼作韻腳的形容詞全部加以變換,不僅不顯得單調(diào),還給人以一唱三嘆,層層加深,情味無盡的感覺。
這首詩在表現(xiàn)手法上兼用比興。月亮首先是“興”。它先是觸發(fā)起詩人的滿懷幽思,隨即又成為詩人懷念美人的背景,與想象中的美人及詩人的一片相思深情交融映襯,構(gòu)成一個朦朧幽美、迷離縹緲的意境,充滿神秘色彩,富有詩情畫意。這種寫法已經(jīng)超出《詩經(jīng)》中“興”的一般用法,初步具有后世“興象”的意味。月亮同時又兼具“比”的作用。皎潔的月光使人聯(lián)想美人的白晳明艷,高懸的明月暗示美人的可望而不可即。在其后的中國詩歌史上,月亮逐漸發(fā)展成為一個傳統(tǒng)意象,用來觸發(fā)和象征思念親友、故鄉(xiāng)之情,構(gòu)成情景交融的幽美意境。諸如“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古詩十九首》);“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宋鮑照《玩月詩》);“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靜夜思》),舉不勝舉。而追根溯源,其始作俑者,正是這首《月出》詩。
這首詩富有音樂美。近人鄭振鐸曾稱其“大似在朦朧的黃昏光中,聽凡珴令的獨奏。又如在月色皎白的夏夜,聽長笛的曼奏?!?《插圖本中國文學史》)這種音樂美是由幾方面的因素共同構(gòu)成的。一是情調(diào)的純真優(yōu)美,濃烈感人,意境的幽幻雋永,迷離縹緲。二是章法的重迭復沓,反復詠嘆。三是韻腳密集,全詩三章同韻,句句用韻,每章的第二、四句還加押頭韻,第三句又加用迭韻,如此繁密的韻腳在《詩經(jīng)》中也是罕見的。這就增加了誦讀的音樂感。四是節(jié)奏鮮明,變化有致,每章中有第一、二、四句都是二二結(jié)構(gòu),第三句卻是一三結(jié)構(gòu),寓變化于整齊中,自然靈妙,清人姚際恒即說:“后世作律詩,欲求精妙,全講此法?!?《詩經(jīng)通論》)五是句句用“兮”,使得表情意味更加濃厚。
這首詩歷來被推為《詩經(jīng)》中的抒情杰作。宋人蘇軾在著名的《前赤壁賦》中,將此詩融入月夜泛舟的意境中。文章一開頭即“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待到“月出于東山之上”,又扣弦而歌曰:“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庇纱丝梢姶嗽妼笫赖纳钸h影響。
上一篇:《牛嶠·更漏子》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歐陽修·望江南》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