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漢廣》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詩經(jīng)·周南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①。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②!
翹翹錯薪,言刈其楚。之子于歸③,言秣其馬④。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翹翹錯薪,言刈其蔞。之子于歸,言秣其駒。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愛情詩。寫個砍柴青年看見南山頂上高大的樹木和眼前奔騰的漢水,便想起了自己心愛的美麗的姑娘,但由于不可得到,于是唱出了這首感人肺腑的歌。
全詩共三章。首章前四句,以“喬木”起興,引出漢水之濱的“游女”,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砍柴青年對姑娘那不可抑制的愛慕之情。按照常理,“喬木”下是可以休息的,“窈窕淑女”也可求為佳偶,但這里卻說:“不可休”、“不可求”,這不但直截了當(dāng)?shù)亟淮藧矍槔硐氲碾y于實現(xiàn),同時又造成了懸念,耐人尋味。接著四句,則寫出了青年男女難于結(jié)合的原因?!皾h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边@里說的洶涌澎湃的漢水、長江,寫出了青年男子的身邊環(huán)境,同時也是用來比喻使這對青年難于結(jié)合的客觀條件。正是“漢水”、“長江”猶如刁惡的“東風(fēng)”,厚厚的墻壁,硬是把他們隔開了。正因如此,詩中才一再抒發(fā)不能實現(xiàn)自己神圣的愛情理想才產(chǎn)生的那種悲痛的情愫。首章連用四個“不可”,構(gòu)成間接排比,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詩人的心情,又增強了詩歌的藝術(shù)魅力,使人覺得真是一唱而三嘆。
詩的第二章,緊承首章。“翹翹錯薪”,極言柴之種類繁多,簇簇擁擁?!俺笔且环N荊條。這個男子,由于心有所想,以致于看見遮山蔽野的雜柴,又想起了心上人。這里既在實寫青年男子的活動,交待了他的地位,又是一個絕妙的比喻,一語雙關(guān),虛實相間,情景互見。有這么多的“薪”,他并不去取,而只去割那樸素平凡的“荊”,這不正是這種愛情無比純潔美好的寫照嗎? 因此,他又說“之子于歸,言秣其馬”,這個姑娘嫁我,我就是為她喂馬也心甘。這近于決心的詩句,雖然還稱不上是山盟海誓,但卻恰如其分地說出了青年男子的心里話,顯得十分真實動人。為了自己心愛的,不惜當(dāng)牛作馬,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這不正反映了我們民族世代相傳的純潔無瑕的愛情觀嗎?當(dāng)然在這決心背后,也似乎潛伏著一種對理想難于實現(xiàn)的危機感。于是詩人再次詠嘆江漢的難渡,抒發(fā)了感嘆實事無限悲痛的心情。反復(fù)咀嚼詩意,仿佛一個面容憔悴的砍柴青年在漢水之畔徘徊的身影已躍然紙上。
第三章與第二章基本相同,只改“荊”、“馬”為“蔞”、“駒”,意在形成對比。后者比前者確有些遜色,但正因這一改,可看出青年男子對姑娘那忠貞不渝的愛。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鐘愛的姑娘可能會“紅消翠減”,但不論到什么地步,這個青年男子都要愛她,而只要她肯嫁給自己,就連那不起眼的“駒”,也要給她喂好。這擲地如金石聲的話語多么純潔、多么動人啊!愛在這里已經(jīng)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然而江漢難越,難怪青年男子又一次地感嘆呢,就連讀者也會給予同情和惋惜了。
全詩運用比興的手法,先言“喬木”、“錯薪”引出“游女”、“之子”,雙雙輝映,既突出了姑娘的高貴珍淑,又使詩意跌宕生姿。重章疊唱形式的運用,不但沒因三次詠唱,八個“不可”而生重復(fù)累贅之嫌,相反卻使人如臨其境,聽到了青年男子的嘖嘖嘆息聲,更主要的是它突出了詩歌的主題思想。同時詩中比喻、排比、重言等手法和匠心獨運的代言形式的安排,都很好地幫助了詩意的表達。
上一篇:《李清照·武陵春》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和凝·江城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