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莊·思帝鄉》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春日游,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
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這首小詞語言明快,感情率真,沒有一句隱晦難懂的句子,足以代表韋莊“疏而顯”的藝術風格。所以不用注釋,一讀其詞就會被這位敢于沖破封建禮教束縛,追求自由幸福婚姻的少女那大膽、熱烈的精神所感動。
“春日游”,既點了節候和人物的行動,又為后面的描寫蓄了情勢。春日,是無限美好的時光,也是最能惹動士女情思的季節,何況他們正在游春呢! 所以“杏花吹滿頭”一句便承上而來,既寫了景物,又寫了人物。杏花開,是早春時節。杏花被吹落,不是“一片花飛減卻春”,而是“紅杏枝頭春意鬧”。并且,一“吹”字,不僅吹落了杏花,吹來了春風,而且吹動了士女們的心旌。以上二句既描繪出春風駘蕩的美好圖景,又襯托出游春少年的瀟灑風流。至此,詞人已作好了一切鋪墊,所以“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一句,既是懷春少女的脫口而出,也是情節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九個字的長句,不僅表現了少女熱切的愛慕心情,而且包含著選擇情侶的珍重。如果說上一句是少女思春感情的自然流露的話,那么下一句“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接下的一句卻從反面提出了問題:“縱被無情棄,不能羞。”這說明她前面的選擇并非感情的一時沖動而不計后果。恰恰相反,面對吃人的封建禮教,她的頭腦是冷靜的。但是經過慎重考慮,一旦選中了情侶,她就全身心地獻給他。她一往情深,堅定果斷,既不怕將來被人休棄,也不怕以后被人嘲笑。
如果說這首詞是以寫少女的大膽、潑辣見長的話,那么在差不多同時期皇甫松的《采蓮子》中,則是以寫少女的羞澀取勝的。其詞是:“船動湖光滟滟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但這兩首詞的女主人公既有相異之處,又有相同之點。相同之點是:兩個少女都能擺脫封建禮教的束縛,自己去選擇意中人。所不同的是:一個性格內向,她雖然內心深處翻騰著感情的波瀾,有時也會以“拋蓮子”的方式表示愛情,但一旦這秘密被人洞破之后,又十分怕羞;而另一個則性格外向,她一旦選中了意中人便毫無顧忌地決心嫁給他。如果打一個比方,那前一個少女好象怕羞的含羞草,而另一個少女則恰似大膽的喇叭花。從表現手法看,兩首詞都重點寫了“看”的過程。皇甫松的詞主要寫“貪看”;韋莊的詞雖然并未著一“看”字,而“看”意自出。這位少女不僅“看”了,而且“看”的時間似乎也并不比那“貪看”的時間短——因為她還有一個下決心的過程——“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并且,兩首詞都是從單方面著筆,寫女子一廂情愿的心理活動和愛情表示。所不同的是,皇甫松的詞并未直接寫少年的品貌,而韋莊的詞則稍稍勾勒了少年的形象。那么,兩首詞中的少女形象究竟哪一個要好些呢? 如果從反封建的角度看,當然韋莊詞中的少女形象要“高大”些。但是我們評價藝術形象并不能僅僅用“政治標準”去衡量,還應分析其審美特征。從藝術上看,皇甫松筆下的形象似乎更耐人尋味。詞人較細致地刻畫出這位少女內心的微妙變化,惟其有后面的“半日羞”,我們才更覺她前面“貪看年少信船流”那大膽的可貴。但我們贊賞這個形象,并非意在貶低韋莊詞中的大膽的少女。平心而論,《思帝鄉》中的少女形象也是豐滿而動人的。正如清代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所說:“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如韋莊‘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 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因此,可以說這兩首詞都寫出了生動感人的“這一個”。兩個少女各具風韻,都感人至深。
上一篇:《張紅橋·念奴嬌》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吳淑姬·惜分飛送別》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