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倪瓚《三月一日自松陵過華亭》詠[上海]·松江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元)倪瓚
竹西鶯語太丁寧①,斜日山光澹翠屏。
春與繁花俱欲謝②,愁如中酒不能醒③。
鷗明野水孤帆影, 骰沒長天遠樹青④。
舟楫何堪更留滯⑤,更窮幽賞過華亭。
【題解】華亭,即今松江,在今上海市西南。唐天寶十年(751)割嘉興、海鹽、昆山三縣地置華亭縣,元以后為松江府治,明清時為全國棉紡織中心。松陵,江蘇吳江縣的別稱,因五代吳越建縣以前是吳縣的松陵鎮。此詩以“自松陵過華亭”為題,以明鷗、野火、孤帆、長天、遠樹勾勒出一幅江南水鄉行舟圖,風格絕類作者的山水畫。
【作者】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初名珽,字元鎮,號云林子,無錫(今屬江蘇)人,元末散家財,往來于太湖、泖湖之間,優游山水,賦詩作畫。其畫長于山水,善寫疏林坡岸、淺水遙岑等平遠風景,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元四家”,亦工書善詩,有《倪云林先生詩集》。
【注釋】
①竹西:竹西路,喻指自松陵過華亭一路的幽靜。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詩: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丁寧:即叮嚀,殷勤意。唐鮑溶《范真傳侍御有寄因奉酬》詩之五:“黃鶯似傳語,勸酒太叮嚀。”②謝:逝去,凋謝。③中酒:醉酒。④骰沒:像投出的骰子消失在空中。⑤何堪:怎堪,怎能夠。
上一篇:(清)張人鏡《詠月映西溪》詠上海月溪詩詞
下一篇:最后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