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望岳》詠[山東]·泰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①?齊魯青未了②。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③。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④。
會當凌絕頂⑤,一覽眾山小。
【題解】杜甫的這首《望岳》大約作于唐開元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736—740)之間。此詩歷來被推為古人詠泰山詩的壓卷之作,詩既有對泰山的準確描寫,又有象征和啟示的意義。岳,“五岳”之“岳”。作者題為《望岳》的詩共三首,另兩首分詠南岳衡山和西岳華山。
【作者】
杜甫,唐代詩人,生平見前《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注釋】
①岱宗:泰山。泰山古名“岱”。因其居五岳之首,為諸山所宗,故稱“岱宗”。《尚書·舜典》:“歲二月,東巡狩,至于岱宗。”②此句寫泰山之高,謂在齊魯以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亙在那里的泰山。齊魯:春秋戰國時兩個古國名,均在今山東境內。《史記·貨殖列傳》載:“泰山之陽則魯,其陰則齊。”未了:可以望見。③“造化”兩句寫近望泰山所見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造化,指大自然。鐘,聚集。陰陽,山南為陽,山北為陰。割,分開。昏曉,黃昏和早上。④“蕩胸”兩句寫細望。看如此壯麗的岱岳,令人的胸中像山中層出不窮的云氣一樣激蕩;因長時間目不轉睛,以致感到眼眶有似裂開,卻一直看到歸鳥還巢還不愿意收回目光。決眥(zi),張裂眼眶。眥,眼眶。⑤“會當”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愿望,并想象攀上絕頂以后的意境。會當,唐人口語,有“一定要”的意思。凌,登上。
上一篇:(唐)李白《游泰山六首錄三》詠山東泰山詩詞
下一篇:(元)張養浩《登泰山》詠山東泰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