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魏晉南北朝·神滅論》簡析
范縝著。見《梁書·范縝傳》,收于《漢魏六朝散文選》。文章針對“神不滅”和因果報應說,先從形體和精神關系入手,提出“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等重要命題,認為精神依附形體而存在,沒有形體就沒有精神;形體是精神的實體,精神只是形體的作用。從而給予有神論者以致命的打擊。接著就樹木、死人的形骸是否有精神、意識的問題,闡明只有活人才有感覺,能感知客觀事物,產生抽象思維這一光輝的哲學命題。并進一步分析了感覺器官與思維器官有不同的分工,指出精神意識是思維器官。
“心器”的產物,而且只是一定的個別人的“心器”的產物,因此不能“張甲之情寄王乙之軀,李丙之性托趙丁之體”,從根本上揭穿了佛教關于人死靈魂轉生的謊言。最后揭露了佛教的危害,號召人們應拋除對“來世”幸福的幻想,立足于現實,“耕而食”、“蠶而衣”,這才是人生努力的正確方向。全文用問答體寫成,步步推進,層層深入,議論透辟,見解高卓,是南北朝時期反佛斗爭的代表文獻。
上一篇:《散文·鹽鄉雜信》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離不開你》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