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皇甫謐·龐娥親傳
晉代傳記小說。皇甫謐撰。原載《三國志》卷十八《龐淯傳》注引《列女傳》。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典傳記》(上冊)選錄。這是一個烈女復仇故事。敘述:酒泉郡龐娥親,是龐子夏之妻,趙君安之女。其父被同縣人李壽所殺;娥親有弟三人,都想報仇,李壽深以為備。正遭災疫,三個弟弟都死了。李壽大喜,請客慶賀。娥親素有報仇之心,聞之更加激憤,暗中買刀,挾長持短,志在殺壽。壽為人兇豪,此時更是“乘馬帶刀,鄉人皆畏憚之”。鄰居也為娥親擔憂,恐怕制服不了對手,反而被害,多次勸之。但娥親復仇心堅,夜夜磨刀,扼腕切齒,乘車伺壽。有一天,在都亭之前與壽相遇,便下車扣住其馬大罵。壽驚回馬,娥親奮刀斫之,并傷其馬。馬驚,李壽被擠到路邊溝中,娥親就地斫之,刺中木蘭樹,把刀都折斷了。李壽受傷未死,娥親上前要奪李壽刀殺之,李壽護刀嗔目大呼,跳梁而起。她就挺身奮手,左抵其額,右擊其喉,反復幾下,李壽倒地。娥親便拔刀割下壽頭,從容自首,徐步詣獄,辭顏不變。……作品通過龐娥親殺死“兇豪”李壽而為其父報仇的故事,贊揚了娥親的義烈品格及復仇精神,反映了人民群眾要求懲治惡人、伸張正義的善良愿望,充分表達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作品敘事具體生動,故事頗具傳奇色彩;對人物的行動,語言乃至心理活動,都有相當性格化的描寫。比如:當李壽慶賀“趙氏強壯已盡”之時,娥親聞知后,“感激愈深,愴然隕涕”,怒謂:“李壽,汝莫喜也,終不活汝!戴履天地,為吾門戶,吾三子之羞也。焉知娥親不手刃殺汝,而自僥幸邪?”于是“陰市名刀,挾長持短,晝夜哀酸,志在殺壽”;并“夜數磨礪所持刀訖,扼腕切齒,悲涕長嘆”。其復仇的“猛烈之志”,鮮明突現。特別是她“反復盤旋”而殺李壽的動作描寫,把她的剛烈性格和復仇心態展現得淋漓盡致。截殺李壽頭后,她立即去官府投案,而“乞就刑戮”以全國法的那段慷慨激言,使其“烈義”形象,躍然紙上。此外,作品運用了側面烘托的手法,也有力地增強了藝術效果。比如娥親投案自首,祿福長漢陽尹“不忍論罪”,即“解印綬去官”;守尉“不敢公縱”,卻“陰語使去,以便宜自匿”;鄉人聞其所言死志而“傾城奔往,觀者如堵焉,莫不為之悲喜慷慨嗟嘆”等,都烘托出了龐娥親的“高義”壯烈情貌。
上一篇:《先秦·莊周·莊子枕髑髏而臥》簡析
下一篇:《秦漢·陳寔·張廣定女》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