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劉向·孔子北游
西漢志人小說。劉向撰。原載《說苑》卷十五《指武》。今見《叢書集成初編》本《說苑》。作品寫孔丘與其弟子的一次 “言志”對話,與《論語》 中的 “四弟子侍坐”相似。敘述: 孔子北游,東上農山,子路、子貢、顏淵從焉。孔子喟然嘆曰: “登高望下,使人心悲! 二三子者,各言爾志。”子路說:“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鐘鼓之音,上聞乎天,旌旗翩翻,下蟠于地,由且舉兵而擊之,必也攘地千里,獨由能耳。”孔子說為“勇士”之志。子貢說:“愿齊楚合戰于莽洋之野,兩壘相當,旌旗相望,塵埃相接,接戰構兵。賜愿著縞衣白冠,陳說白刃之間,解兩國之患,獨賜能耳。”孔子說為 “辨士”之志。在孔子的促導下,顏淵說:“回聞鮑魚蘭芷不同篋而藏,堯、舜、桀、紂不同國而治,二子之言與回言異。回愿得明王圣主而相之,使城郭不脩,溝池不越,鍛劍戟以為農器,使天下千歲無戰斗之患。如此則由何憤憤而擊,賜又何仙仙而使乎?”孔子盛贊了顏淵以“美德”治國之志。作品通過孔丘師生“各言其志”情況的描寫,表現了儒家的“仁政”理想。小說通過人物的行動和語言,塑造出了幾個各具個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突出的是子路。他率先發言,直敘自己愿做統帥的遠大理想,一席話把他的好勇、自信、志高等性格特點活現出來。子路這種性格與《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所載“好勇力,志伉直”之性情相吻合。性格描寫最為成功的是顏淵形象。顏淵是孔子得意門生,他謙恭、溫和而好學,與子路性格相反。小說中子路、子貢都主動言志,鋪陳排比,言辭激切。唯獨顏淵“不言”,經老師催促才慢條斯理地談了自己的志愿。他先以比喻手法委婉指出他與二子之志的根本不同,爾后才提出了自己的“仁德”理想,語氣平柔溫和,描繪了一幅其樂融融的盛世景象,因此受到孔子“美哉德乎! 姚姚者乎!”的贊揚。孔子的師長形象,塑造得也很成功。他的寄希望于弟子,善于啟發,鼓勵學生,坦誠追求理想等性格都刻畫得比較完美。
上一篇:《秦漢·劉向·孔子北之山戎氏》簡析
下一篇:《秦漢·韓嬰·孔子游于景山》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