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子建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三國魏曹植撰。曹植(192~232),字子建,沛郡譙(今安徽毫縣)人。他曾封陳王,謚號思,所以世稱陳思王。曹植是建安時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他的詩多為五言,前期詩主要是抒發(fā)豪情壯志,后期詩多是反映社會動亂,同情下層人民疾苦。由于他受哥哥曹丕、侄子曹睿的猜忌、壓制,所以他的詩歌中頗有憂郁憤懣的不平之鳴。《送應(yīng)氏》、《雜詩》、《贈白馬王彪》、《名都篇》、《白馬篇》、《野田黃雀行》、《泰山梁甫行》等,都是傳世名篇。他的詩“骨氣高奇,詞采華茂”(鐘嶸《詩品》),繼承了《詩經(jīng)》、《楚辭》以來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發(fā)展了兩漢以來樂府民歌和五言詩的形式,一直被后代評論家推崇為建安文學(xué)的冠冕。他的散文辭賦也頗有佳作,尤以《洛神賦》、《與楊德祖書》影響最大。《隋書·經(jīng)籍志》載有《陳思王集》30卷,《唐書·藝文志》載有20卷和30卷兩種本,均已散佚。現(xiàn)今流傳的是宋人輯本。南宋初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有《曹植集》10卷。明代舒貞刻10卷本、薛應(yīng)旂刻4卷本、張溥輯刻《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2卷本,均題《陳思王集》。《四庫全書總目》著錄翻宋嘉定刻本。《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四部備要》排印本,均題《曹子建集》。便于閱讀的校注本有清丁晏的《曹集銓評》、朱緒曾的《曹集考異》、近人黃節(jié)注、葉菊生校訂《曹子建詩注》、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于1979年再版印行的余冠英《三曹詩選》和1984年出版的趙幼文《曹植集校注》等。
上一篇:《曝書亭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本草綱目》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