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書派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清阮元著。阮元,字伯元,號蕓臺,乾隆間進士,官湖廣、云貴等總督,體人閣大學士。主編過《經籍纂詁》,校刻有《十三經注疏》,匯刻有《皇清經解》等180種。還著有《疇人傳》、《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研經室集》等。
阮元的書論《南北書派論》選自《研經室集》。他探索書法演變的源流較為詳盡,自謂“書法遷變,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并在書中提出:“短箋長卷,意態揮灑,則帖擅其長,界格方嚴,法書深刻,則碑據其勝。”又提出:“……蓋由隸字變為正書、行草,其轉移皆在漢末、魏晉之間;而正書、行草之分為南、北兩派者,則東晉、宋、齊、梁、陳為南派,趙、燕、魏、齊、周、隋為北派也。”他認為“南派乃江左(浙江及江南一帶)風流,疏放妍妙,長于啟牘,減筆至不可識。而篆隸遺法,東晉已多改變,無論宋齊矣。北派則是中原古法,拘謹拙陋,長于碑榜。……篆隸、八分、草書遺法,至隋末唐初猶有存者。兩派判若江河。”他認為:“……至唐初,太宗獨善王羲之書,虞世南最為親近,始令王氏一家兼掩南北矣……趙宋《閣帖》盛行,不重中原碑版,于是北派愈微矣。”這樣便構成了一個千百年來(指唐宋以來)“南派”一統天下,帖學籠罩的局面,至使書風“萎靡”,形成亟需變革的氣氛。繼阮元之后的康有為便大聲疾呼,并在《廣藝舟雙楫》中列“備魏”、“取隋”、“卑唐”等章節,在近現代書壇形成了強勁的興碑學之風,使一代書風為之一變。可以說,阮元的《南北書派論》是清末以來大興碑學、北派書風的理論基礎或“前奏”。阮元用20年的心血研究南北書風,其著《南北書派論》及《北碑南帖論》對后世影響很大。
《南北書派論》有《研經室集》本及《歷代書法論文選》等本。
上一篇:《十字軍騎士》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南齊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