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先知》是黎巴嫩現代著名詩人、散文作家、畫家紀伯倫的哲理散文詩,被認為是他的頂峰之作。作品表達了他誨人從善、改良社會的道德和理想,塑造了一個對社會和人生有深刻見解,叫做亞墨斯達法的智者形象。他即將離開生活了12年的阿法利斯城,臨行前,送別的人群中走出一個叫做愛爾美差的女子對他說:“上帝的先知,至高的探求者……在你離別之前,我們要請你對我們講說真理。我們要把這真理傳給我們的孩子,他們也傳給他們的孩子,如此綿綿不絕。”于是智者就愛與美、生與死、理智與熱情、宗教與善惡等問題的真諦向聽眾發表了寓意深刻的宣諭。《論愛》中說:“愛雖給你加冠,他也要把你釘在十字架上,他雖栽培你,他也刈剪你。”在《論談話》中,智者說道:“思想是天空中的鳥,在語言的籠里,也許會展翼,卻不會飛翔。……也有些人的心里隱存著真理,他們卻不用言語訴說。在這些人的胸懷中,心靈是居住在有韻調的寂靜里。”作品除去這些對人生、處世的見解,還有許多對統治者和束縛人精神的宗教的揭露和充滿哲理的諷刺,當權者“喜歡立法,卻也更喜歡犯法”;宗教的欺騙性在于“假如你要認識上帝,就不要做一個解謎的人”。這部發表于1923年蘊藉深沉、充滿哲理的作品,具有阿拉伯文學特色和東方色彩,加之作家自繪充滿浪漫情調的插圖,使《先知》堪稱“紀伯倫風格”的典型。他還創作有小說《折斷的翅膀》、散文詩《沙與沫》等作品。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學史上第一個使用散文詩體的作家,并創建、領導了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學團體“筆會”,為發展阿拉伯新文學做出重大貢獻。他的作品被譯成2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先知》早在1931年就被冰心翻譯介紹到中國,1987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又出版了冰心的此書中譯本。
上一篇:《元氏長慶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公共關系學概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