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醒雜志》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獨醒雜志》10卷,南宋曾敏行撰。曾敏行,字達臣,自號獨醒道人,吉水(今屬江西)人,卒于宋孝宗淳熙 二年(1175)。此書是他所寫的一部隨筆性質的著作,淳熙十三年由其子曾三聘整理成書,刊于家塾。
此書所記主要是宋代的遺聞軼事,上自五代末,下迄高宗紹興間,內容以有關史實者居多。曾敏行一生經歷了宋代歷史中最劇烈的動亂時期,在《獨醒雜志》中,他對這一段歷史的記載十分詳實豐富。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他對北宋末年方臘起義的記述,曾敏行的父親曾光庭曾經參加過鎮壓方臘起義的活動,因此他從父親那里得到一些有關這次起義及被鎮壓的經過的第一手材料。如第10卷《朱勔流毒東西》條,記朱勔所興花石綱為害之深,當地百姓有的甚至“以藏匿花石破家”,以至“東南之人,欲食其肉”。第7卷“方臘作亂始末”條,記載了方臘起義的原因及經過,其中有關方臘出身漆戶的材料常常被歷史研究者所引用。同條又記方臘最后被童貫誘降,投降后卻被送往京師處死,這是現存宋代文獻中有關方臘受招降的唯一記載,曾在史學界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第9卷“京師童謠”條記錄何執中當宰相時京師流傳的一首童謠:“殺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兒荷葉在”,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童貫、蔡京、高俅、何執中等奸臣權相的仇恨和憤慨。第10卷“蔡京諸孫不知稼穡”條,記述蔡京的子孫不知米從何處來,一個說“從臼子里出”,一個說“從席子里出”,活脫脫地表現了封建貴族子弟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生活狀況。此書雖以記事為主,但偶亦有所考訂,如第1卷“辨毛應佺非卒于竇州”條,駁辨了李燾《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毛應佺卒于竇州通判任上的錯誤,根據余靖所撰墓志銘,指出毛應佺在竇州通判之后還歷伍虔、筠、太平3州通判,最后于宋仁宗明道二年才死于太平州當涂官署中。作者與毛應佺是同鄉,所以他的考證翔實可信,足糾《長編》之誤。
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淮海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王子安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