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南宋哲學家、“理學”代表人物朱熹的講學語錄匯編。宋黎靖德在當時已有刻本的基礎上,重加厘定,以類相從,編輯而成,刊為《朱子語類大全》,即今通行本《朱子語類》。書中綜合了97家所記載的朱熹語錄。其中有無名氏4家。輔廣所錄的一部分,曾經朱熹本人審閱(見朱子語類后序),其他各家則未經朱熹過目。雖然如此,但這本語類將朱熹的許多同一次談話,因記錄人不同而留下數條詳略不同的記錄稿都保存下來,這樣編輯增加了條目的可靠性,也有助于后人了解朱熹的原意。黎靖德編輯這部書時,也將每個人記錄的語錄的年代都保存下來,自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開始到宋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朱熹逝世前為止,歷時共約30年。《朱子語類》凡140卷。《四書》51卷;《五經》29卷;哲學專題,如理氣等,專人如周、程、老等,以及個人治學方法等,約占40卷;史學、政治、文學等約占20卷。共分26個門類,內容涉及范圍廣泛,自天地萬物之源,至一草一木之微,從自然界到人類本身,無所不談。此書先論理氣、性理、鬼神等世界本源;次論知行、力行、讀書、治學等認識方法;再論《四書》、《五經》;最后是對歷代君臣人物、政治、經濟、法制、科舉、史學、文學等方面的評述。該書不僅內容豐富,而且析理精密,素為學者所重視,雖然也有些欠妥之處,但其價值仍不可低估,是研究朱熹思想的重要資料。清朱止泉說:“《語類》一書,晚年精要語甚多,五十以前門人未盛,錄者僅三四家。自南康、浙東歸,來學者甚眾,誨諭極詳,凡文詞不能暢達者,講說之間,滔滔滾滾,盡言盡意。義理之精微,工力之曲折,無不暢明厥旨。誦讀之下,聲咳如生,一片肫懇精神,洋溢紙上……是安可不細心審思而概以門人記錄之不確而忽之耶?”此書主要版本有:宋咸淳六年(1270)刊本;明成化九年(1473)陳煒刻本;清石門呂留良寶誥堂刻本;廣州書局本;日本近人岡田武彥等《朱子語類》合校本;1986年中華書局《朱子語類》(全8冊)出版點校本。
上一篇:《曲藝概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柳宗元傳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