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體運行論》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波蘭天文學家尼古拉·哥白尼著。原稿本無書名,出版者將它命名為《關于天球旋轉的六卷集》,后人簡稱為《天體運行論》。該書共分6卷。第一卷是全書的精華,對日心地動學說的要點作集中而扼要的闡述,解釋四季循環的成因,并對球面三角學的內容作了比較完整的敘述。第二卷用球面天文的方法來論述天體的視運動,卷末附有星表。第三卷講解太陽的視運動和歲差。第四卷討論月亮的運行。第五卷和第六卷敘述了行星的運動。本書的主要成就在于提出了太陽系的日中心說,即太陽是宇宙的中心,行星包括地球在內都圍繞著太陽旋轉,而月亮則是地球的衛星。該書還從物理學的角度對日心地動說可能遭到的責難作出答復。哥白尼的日心說改變了那個時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明確而系統地批判了已被基督教會改造成教義的亞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說,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中世紀宗教神學的理論基礎。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自然科學借以宣布其獨立并且好象是重演路德焚燒教諭的革命行為,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這本書來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會權威挑戰。從此自然科學便開始從神學中解放出來,……科學的發展從此便大踏步地前進,……”(《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三卷,第446頁)。
本書用拉丁文寫成,于1543年在紐倫堡出版。在它出版后的頭幾十年影響不大,直到1566年后才多次重印再版。后因伽利略和布魯諾在法、英、德等國家各大學宣傳哥白尼的日心地動說,危及教會的思想統治,羅馬教庭開始對這些科學家進行迫害,并在1616年把本書列為禁書,而后經過開普勒、伽利略、牛頓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學說不斷地為自然科學的發展所證明。本書先后被譯成英、法、德、俄等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本書的中譯本只有李啟斌譯的節譯本(序言和第一卷),1973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全譯本將由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天下郡國利病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天工開物》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