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簡介|介紹|概況
詩篇名。明高啟作。王文濡《宋元明詩評注讀本》卷二評此詩說:“起勢雄杰,一結尤頌揚得體。”朱東潤主編《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下編第一冊說:“此詩首段寫景;中間懷古,當南北朝分裂時,割據東南者皆以金陵形勝之地,建都于此,恃長江天塹以為固。往往不旋踵而覆亡;最后以明太祖統一南北,四海一家,不必再以長江為天塹作結,語似頌揚,其實正是譏刺建都金陵之非。”竇學田說:“這首詩作于明洪武二年(1369),當時作者應詔在金陵參加《元史》的編修。在這首詩里,詩人以豪放、雄健的筆調描繪出祖國的壯麗山河,抒發懷古幽思,并對國家的重新統一而由衷地高興。”(見劉亞玲等主編《中國歷代詩歌鑒賞辭典》第1186頁)此詩是高啟七言歌行中寫景抒情的名篇。詩人以豪邁的文筆描繪了鐘山、大江的雄奇壯麗的景色;以悲壯的情調緬懷了金陵的歷史,慨嘆憑險割據者覆滅的悲劇;頌揚了明太祖統一祖國的偉大功勛,諷諭明太祖應該接受歷史上治國“在德不在險”的深刻教訓。全詩豪放激宕,悲壯沉雄,論古談今,揮灑自如,每四句一轉韻,平仄間錯,讀來情韻相生,聲調鏗鏘。
上一篇:《甫田》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白練裙》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