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種桑長江邊》簡介|介紹|概況
詩篇名。東晉陶淵明作。明何孟春注《陶靖節集》卷四說:“此詩全用鬼谷先生書意。《逸民傳》:鬼谷遺蘇秦、張儀書曰:‘二君豈不見河邊之樹乎?仆御折其枝,風浪蕩其根,此木豈與天地有讎怨?所居然也。子見崇岱之松柏乎?上枝干于青云,下枝通于三泉,千秋萬歲,不逢斧斤之患,豈與天地有骨肉?所居然也。’”清何焯《義門讀書記·陶靖節詩》說:“此言下流不可處,不得謬比易代。”吳菘《論陶》說:“‘種桑長江邊’,乃托以興‘山河改’耳。”張玉穀《古詩賞析》卷十四說:“此擬譏人托身不慎之詩,通首用比。”陳沆《詩比興箋》卷二說:“此慨晉室之所以亡也。”鄭文焯說:“陶公此作,寓意典據,自然分明,蓋溯想皇晉建國之初兆,而俯仰古今,而發桑田碧海之嘆耳。”此篇是陶淵明《擬古》組詩的第九首。通首用比,以種桑江邊,山河改移,勞而無功,喻人托身不慎,致遺后悔。
上一篇:《拊缶歌》簡析|導讀|概況|介紹
下一篇:《擬古九首》簡析|導讀|概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