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韋莊
應天長·別來半歲音書絕
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又是玉樓花似雪。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想得此時情切,淚沾紅袖黦。
韋莊與溫庭筠都是五代“花間派”中的著名詞人,但二者風格卻截然不同:溫詞以秾麗著稱,韋詞以清俊見長。《歷代詞人考略》中說:“韋文靖詞與溫方城齊名,熏香掬艷,眩目醉心,尤能運密入疏,寓濃于淡,花間群賢,殆鮮其匹。”這首《應天長》便是“運密入疏,寓濃于淡”的代表作之一。詞人寫閨中少婦思念遠方良人的離情別恨并無多少環境氛圍的渲染,也沒有更多愁容悲貌的描繪。他只將女主人公的心緒樸實地娓娓道來,間或加以景物、情態的一兩筆描繪,便把人物的內心世界形象細膩地刻畫了出來。
上闋五句中只有“玉樓花似雪”一句系景物描寫,其他都是情感、意緒的直接流露。“詩貴含蓄”,這一論斷固然是正確的,但直抒胸臆也能成就一首好詩,關鍵是它能否準確、具體地寫出感情的真實,引起讀者的感應共鳴。即以此詞而論,“別來半歲音書絕,一寸離腸千萬結。難相見,易相別”諸句就是直抒胸臆之辭。這里沒有景物的描繪,沒有氣氛的渲染,沒有借景托物的意象的暗示和隱喻,但同樣使人動情,給人以詩意美:半年相別,音書斷絕,這對“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多情的少婦來說,已不勝思念的痛苦和渴想的焦灼,因而以“一寸離腸千萬結”來形容,便顯得十分真實確切。而且這句白描之辭也非常富于形象性的特點。成語中有“愁腸百結”之詞,“結”者,情郁于中,上下阻塞不通也,“一寸離腸千萬結”出語于此而又有所夸飾,更充分地道出思遠之人心中氣阻難言的郁結。“難相見,易相別”出自李商隱之“相見時難別亦難”而又有所變化發展,李詩所云“別亦難”是指離人相別時難舍難分的復雜情愫;韋詞云“易相別”是指離人相別只在一瞬之間便天各一方,音容杳然。前者指的是離人心理上的重負和痛苦,后者指的是空間上的距離和變換,描寫角度不同而“難”“易”自異。“又是玉樓花似雪”乃情語中之景語,它既點明女主人公目前所在的處所和懷人的時間,也引起對當年此時此地情事的追憶,這里給人留下寬廣的想象空間,我們可以想見去年今日,她和他在一起相依相伴時的愜意纏綿……
下闋仍以直抒胸臆為主而間或加以情境的描寫:“暗相思,無處說”,語言何等淺顯質樸,卻包含著耐人咀嚼的深意。在封建禮教的束縛壓抑下,女性的相思之苦是無法對人言說的,“相思”而“無處說”,只能暗自落淚,暗自悲嘆,這就更加表現出女主人公心中的痛苦和悲凄。她只能惆悵地望著窗外朦朧的月光,自己對自己訴說心中的愁苦,只有月亮才能理解她難于啟齒的愁緒。“淚沾紅袖黦”一句真可謂“熏香掬艷,眩目醉心”之語,詞人在質樸的白描中加以如此濃艷的一筆,便把一位以紅袖掬淚的美人情態呈現現于我們眼前。“運密入疏,寓濃于淡”的評語確實言之不妄也。
上一篇:(宋)李重元《憶王孫·春河》原文、翻譯及賞析
下一篇:(唐)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原文、翻譯及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