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孫光憲
思帝鄉(xiāng)·如何遣情情更多
如何,遣情情更多!永日水精簾下斂羞蛾。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看盡滿池疏雨打團荷。
這是一首僅三十六字的單調(diào)小令詞,但它卻相當(dāng)成功地表現(xiàn)了一種難以形狀的感情體驗。
起處突如其來,直抒郁結(jié),似問似嘆,和盤托出心靈深處無法擺脫、越排遣越強烈的煩惱。詞貴含蘊,令詞尤然。此處不循常規(guī),傾泄而出,正是表情的需要,蓋非此不足以表現(xiàn)其苦悶、無奈、不解等復(fù)雜的強烈的意緒。但緊接著卻并不去具體申說“情”的內(nèi)涵和“遣情情更多”的原因,而是一連寫了三種帶有時間延續(xù)性的行動,來著意表現(xiàn)“遣情情更多”的具體形狀。
一是默坐。華美的水精簾下,本應(yīng)是充滿愛情溫馨氣息的地方,所謂“水精簾下看梳頭”即是。但此詞的女主卻“永日”緊斂脈脈含情的雙蛾,這正透出了心情的愁悶和無法消解。
二是微步。小步緩行,碧綠的六幅羅裙輕拂地面,象池中碧波微微蕩漾。這一句從曹植《洛神賦》“凌波微步,羅襪坐塵”脫化而來,但曹賦是水行而疑其為地,孫詞則是陸行而疑其為水,而其想象之奇、境象之美則同。但這舒緩優(yōu)美的步態(tài)所透露的卻是一種百無聊賴、無可排遺的意緒。“微行”中正含一縷幽怨。
三是觀景。滿池疏雨,飛灑于團團荷葉之上,本是庭院清幽之景,但著“看盡”二字,便有無限幽寂無謬意緒,從中隱隱透出。團荷受雨而日“打”,也暗透它在女主人公心中引起的感受不是輕松安恬的審美愉悅,而是帶有騷屑不寧的意味。晏殊同調(diào)詞云:“一霎好風(fēng)生翠幕,幾回疏雨滴圓荷。酒醒人散得愁多。”也寫到類似情景,但“幾回”和“滴”,以及全句的聲情都是比較輕快安閑的,此辨甚微。
三句從三個方面形象地表現(xiàn)了“遣情情更多”,無論坐、行、觀,都無法擺脫煩惱的糾纏。華美的陳設(shè)、優(yōu)美的步態(tài)、清幽的景色反倒更襯出了內(nèi)心的幽怨苦悶。這種“遣情情更多”的感情體驗,詩中早有成功的描寫,如李白之“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即是。但詩直詞隱,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詩中可用直接抒情結(jié)合形象化比喻之法明快直捷地加以表達,詞中卻要借助一系列富于含蘊的描寫從不同側(cè)面加以烘托渲染。詩詞的不同體性,于此亦可略見。
上一篇:(五代)韋莊《思帝鄉(xiāng)·春日游》原文賞析
下一篇:(宋)蔣捷《霜天曉角·人影窗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