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于堅·高山》新詩鑒賞
高山把影子投向世界
最高大的男子也顯得矮小
在高山中人必須誠實
人覺得他是在英雄們面前走過
他不講話 他怕失去力量
誠實 就像一塊烏黑的巖石
一只鷹 一棵尖葉子的幼樹
這樣你才能在高山中生存
在山頂上走
風暴 洪水和閃電
都是高山中不朽的力量
他們摧毀高山
高山也摧毀他們
他們創造高山
高山也創造他們
在高山上人是孤獨的
只有平地上才擠滿炊煙
在高山中要有水兵的耐性
波浪不會平靜 港口不會出現
一搖一晃之間
你已登上峰頂
或者墮入深淵
一輩子也望不見地平線
要看得遠 就得向高處攀登
但在山峰你看見的仍舊是山峰
無數更高的山峰
你沉默了 只好又往前去
目的地不明
在云南有許多普通的男女
一生中到過許多雄偉的山峰
最后又埋在那些石頭中
《高山》 是于堅獻給養育他的云嶺之南的情歌。這首詩寫得十分內在、深沉,更重要的是,詩人透過云南的自然地理風貌,展示了一種獨特的云南式的文化性格: 內凝、孤獨、老實又充滿恒久的力量,充滿人與大自然靜默的交流。
“高山把影子投向世界/最高大的男子也顯得矮小/在高山中人必須誠實/人覺得他是在英雄們面前走過/他不講話 他怕失去力量”。以 “橫斷” 為特征的地理形態,使云南成為一個相對封閉的地區。西部的崇山峻嶺與險河急流所造成的雄渾、冷峻,激起了人們對自然近乎崇拜的泛神心理。閉塞的生活環境,使云南山區的人民有一種質樸的、誠實的、粗獷的人性。有感于都市生活的喧囂圍閉,于堅更傾心山區人民,“在高山中人必須誠實/人覺得他是在英雄們面前走過”。這不僅是什么戀土意識,而是詩人對純真人性的呼喚。這里,人和自然的關系,不是對峙的,而是精神上深深的互塑和溝通,“他們摧毀高山/高山也摧毀他們/他們創造高山/高山也創造他們”。自然的性格和人的性格在這里得到忻合無間的展示,這里沒有自卑,而是一種深深的自豪,一種高山巨石般的凝重的自豪。正如詩人在一篇文章中談到的,“具有永恒價值的文學作品的美感、歷史感、人生經驗、哲學意味是在每一塊土地上都可以體驗的” (《甘于寂寞,埋頭苦干》)。詩人正是透過當地人民那永恒而沉默的內心世界,感到人類精神的普遍力量和自身的價值的。在這塊土地上,人民至今和大自然息息相關,這是一種健康而豐富的生活方式,它與都市生活構成刺目反差,讓我們放棄了固有的社會進化常識,而沉浸在一種激情格調的向往狀態中。也許有人會挑剔詩人情感的所謂社會價值,但他恰恰忘記了這些“生活方式”的象征性內容,忘記了詩從來都是為人們提供“別一世界”的形式。最后,詩人用不動聲色的語言,表達了對故鄉人民深深的愛戴和敬仰: “在云南有許多普通的男女/一生中到過許多雄偉的山峰/最后又埋在那些石頭中”。這里,山成了人靈魂的歸宿。
歌德認為,藝術家必須遵守自然,研究自然,并創造一個畢肖自然的作品。藝術家要通過自己的心靈,把分散的自然集中起來,在細致處顯示其意蘊和價值,成為一種“感覺過的、思考過的、按人的方式使其達到完美的自然”。于堅的《高山》,就是這樣的既有文化價值又有心靈情感注人的“按人的方式達到的完美的自然”。他對景造意,寫山真骨。他是無愧于那沉默雄偉的故鄉的山和同樣沉默雄偉的故鄉父老的。
上一篇:《西部詩詩群·章德益·高原的誕生》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何小竹·鬼城三種》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