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夢·朱湘》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我為什么還不能放下?
因為我現在漂流海中,
你的情好像一粒明星
垂顧我于澄靜的天空,
吸起我下沉的失望,
令我能勇敢的前向。
我為什么還不能放下?
是你自家留下了愛情,
他趁我不自知的夢里
頑童一樣搬演起戲文——
我真愿長久在夢中,
好同你長久的相逢!
我為什么還不能放下?
我們沒有撒手的辰光:
好像波圈越搖曳越大,
雖然堤岸能加以阻防,
湖邊柳仍然起微顫,
并且拂柔條吻水面。
情隨著時光增加熱度,
正如山的美隨遠增加;
棕櫚的綠蔭更為可愛,
當流浪人度過了黃沙:
愛情呀,你替我回話,
我怎么能把她放下?
十四,五,十九。
這是一首抒情詩,寫抒情主人公對逝情的追念、感懷與贊頌。與其他詩人所寫的緬懷逝情的詩相比,這首詩中所寫的逝情極少感傷、哀怨的成份,而具有一種明朗、溫柔的色調。
我們知道,新月詩派主張詩是抒情的藝術,不過他們不贊成感情的直接傾瀉,而要求激情經過藝術想象的處理,幻化為具體可感但又能以其豐富的內涵觸發讀者的想象的客觀形象。與理性節制感情的美學傾向相聯系的,則是新詩的格律化原則。《答夢》這首詩應該說是生動地貫徹了新月詩派的美學原則和格律化原則。
沈從文曾說朱湘詩的“全部調子建立于平靜上面”(《論朱湘的詩》),這個特點連他的情詩也不例外。《答夢》一詩大概只有“我為什么還不能放下”這一復沓的詩行才包含了明顯的感情色彩,而更多的是用比擬的手法,以代替感情的直接傾瀉。第一節把抒情主人公“我”現在的處境比為“漂流海中”,而“我”的感情訴諸的對象“你”的情感,則“好像一粒明星/垂顧我于澄靜的天空”;第二節寫“你”留下的愛情,溜入“我”的夢里,像“頑童一樣搬演起戲文”;第三節寫“我”與“你”的“沒有撒手的辰光”的回憶的圖景,“好像波圈越搖曳越大”,雖然堤岸能阻止波圈的擴散,那情的波紋,卻仍能使湖邊的楊柳微顫,并且將它的柔條親吻水面;第四節用“山的美隨遠增加”來比擬“情隨著時光增加熱度”,還用流浪人度過黃沙之后對棕櫚的綠蔭的喜愛來比擬“我”對于愛情的執著與不可放棄。詩人為了更委婉、更巧妙地傳達感情,不惜在各種各樣的比擬上下了很大的功夫,那些比擬中所蘊涵的情感也的確纖巧、逼真、耐人尋味,尤其是那個波圈的比擬,以一種十分微妙的方式寫出了情的執著、柔美與纏綿。這種使主觀感情客觀化,并且具有鮮明的形象性的努力,使詩歌的情感表現得更為含蓄,也更為美麗。
朱湘是很善于寫詩行整齊劃一,章節大致對稱的格律詩的,《答夢》亦以格式工飭見長。然而這樣的格律詩還是有較大的局限性的。首先音律就有些牽強,例如“令我能勇敢的前向”一句為了押尾韻,多少給人以拗口的感覺。其次規整的格式,多少影響了詩人更好地傳達感情,使詩顯得單薄蒼白。這恐怕是整個流派的通病了。
上一篇:《答客問·臧克家》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簫孔里的流泉·[臺灣]葉維廉》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