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老婆子·張志民》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那時間——
她拿棍子趕著小伙子走,
背過臉,
罵著她家大丫頭:
“哪有女娃招后生?
十七大八不知羞……”
昨晚上——
她拿筷子戳著三閨女的頭,
囑咐著:
“抹抹嘴兒還不趕快走!
省得他,
在咱家門口兒干咳嗽……”
一九五九年
這首詩僅有十二行,卻創造了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并借以反映了兩個時代的不同風氣和兩代人物的不同思想,具有縱深的歷史感。詩分兩段,從分段中顯示出倔老婆子的思想進步,以及從舊社會走過來的老一輩人的觀念更新,進而體現出社會風氣的可喜變化。
這是一首寫人物的詩。由于它篇幅短小,不可能塑造人物性格的各個側面,而只是簡練傳神地刻畫老大娘的“倔”脾氣,不求形象豐滿,但求性格鮮明。讓人物活起來。她始而“拿棍子趕著小伙子走”,并且“罵著她家大丫頭”,不許她自找對象;繼而她“拿筷子戳著三閨女的頭”,摧女兒去赴“他”的約會,又贊成他們自由戀愛。老大娘前后言行判若兩人,但“倔”的性格卻始終如一。起初的“倔”勁,源于舊的思想,因而詩人筆帶善意的嘲諷;后來的“倔”勁,則出于新的觀念,因而作品滿含熱情的頌揚。這首詩只選擇兩個最能體現老大娘倔脾氣的典型細節,集中筆墨,加以描繪,然后以電影“蒙太奇”的藝術手法,將兩個截然不同的意象組接起來。前后出現巨大反差,今昔形成強烈對比。從老大娘對待同樣事情——女兒婚姻所采取的不同態度中揭示出她的性格特征。前罵后催,行為自相矛盾,使作品富有強烈的戲劇性和幽默感,同時又真實可信,頗多生活情趣。至于老大娘怎樣從落后到進步的轉變過程,作品略而不寫,采取大幅度的時空跳躍;讀者可以由果及因,憑借想象去加以補充,進行審美再創造。
提煉口語人詩,增強了作品的表現力。通篇巧用勞動人民的口頭語言,簡潔,樸實,生活氣息濃厚。尤其是人物對話,達到了聲口相肖與以言顯形的程度,確實個性化了。讀者從中可以見出人物的情緒、神態、性格和形象。罵女兒“招后生”,“十七大八不知羞”,純為日常口語,但又經過提煉。一個“招”字,寫出了老大娘的世俗偏見:在她眼里,自由戀愛就是惹是生非、不守本份。詩人的貶抑傾向亦寓于其中。催女兒“抹抹嘴兒還不趕快走!/省得他,/在咱家門口兒干咳嗽……”既提煉得純凈自然,又不失口語本色。“干咳嗽”顯系約會暗號——表明“三閨女”的“他”不像“大丫頭”的對象那么愣頭愣腦,直闖進屋,而是只在門外咳嗽一聲遞個信兒,以免受到逐客令的難堪待遇。作品寫得細致入微,真切自然,很有生活味兒,耐得咀嚼和品味。
上一篇:《倒下的黃山松·寧宇》全文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假使我們不去打仗·田間》全文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