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巴鼓琴而鳥舞魚躍,鄭師文聞之,棄家從師襄游。柱指鈞弦,三年不成章。師襄曰:“子可以歸矣。”師文舍其琴,嘆曰:“文非弦之不能鈞,非章之不能成。文所存者不在弦,所志者不在聲。內不得于心,外不應于器,故不敢發手而動弦。且小假之,以觀其后。”無幾何,復見師襄。師襄曰:“子之琴何如?”師文曰:“得之矣。請嘗試之。”于是當春而叩商弦,以召南呂,涼風忽至,草木成實。及秋而叩角弦,以激夾鐘,溫風徐回,草木發榮。當夏而叩羽弦,以召黃鐘,霜雪交下,川池暴沍。及冬而叩徵弦,以激蕤賓,陽光熾烈,堅冰立散。將終命宮而總四弦,則景風翔,慶云浮,甘露降,澧泉涌。師襄乃撫心高蹈曰:“微矣子之彈也!雖師曠之清角,鄒衍之吹律,亡以加之。彼將挾琴執管而從子之后耳。” ○舊題戰國·列御寇《列子·湯問篇》
[述要] 匏巴彈起琴來,鳥兒聞聲而翔舞,魚兒聽音而跳躍。鄭國樂師師文聽說后,棄家拜樂官師襄為師。他確定音位,調整琴弦,學了三年都奏不成樂章。師襄說:“你可以回家啦!”師文放下琴,嘆口氣說:“我不是不會調整琴弦,也不是不能彈奏樂章。我所存念的不在于琴弦,所向往的也不在于樂聲。現在我對內還不能把握自己的心意,對外還不能使樂器與心意相應和,所以就不敢放手去撥動琴弦。請再給我幾天時間,看看以后的學習效果吧。”沒多久,師文又去拜見師襄。師襄問道:“你的琴彈得如何啦?”師文答:“已經掌握了。請讓我彈給您聽。”于是,正當春天之時,他叩響了屬于金音的商弦,彈奏出代表八月的南呂樂律。琴聲響處,涼風忽至,樹木結出了豐碩的果實。面對秋色,他又叩響了屬于木音的角弦,彈奏出代表二月的夾鐘。一時間,暖風吹拂,樹綠草青,鮮花吐艷。面對夏日,他又撥動屬于水音的羽弦,奏出代表十一月的黃鐘。忽然間,霜雪交加,河水凍結。面對冬景,他再撥動屬于火音的徵弦,奏出代表五月的蕤賓,只見陽光熾烈,堅冰立散。樂曲將終,他換用宮調,合奏四弦,頓時祥和之風徐徐回翔,吉慶彩云冉冉浮現,清涼甘露從天而降,甜美泉水自地涌出。師襄高興得拍胸雀躍,說:“你的演奏太精妙了!即使是師曠彈奏的清角之曲,鄒衍吹出的笙管樂律,也比不上你的高超。”
[事主檔案] 師襄 春秋魯國樂官。善彈琴、擊磬。據《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曾從其學琴。
上一篇:《往事已非 趙孟頫 忽必烈》
下一篇:《得此而三 吳兆騫 顧貞觀 明珠 納蘭性德》